【專題報導】台灣文創推廣已屆滿20年! 文創業的發展脈絡

記者/陳淯萱

當文創融於生活

「文創」一詞早已充斥在生活各處,隱立在都市叢林中的文創咖啡廳、藝術園區裡的文創書店、假日隨處可見的文創市集,台灣政府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至今已屆滿20年,若從普及度來看,似乎頗有成效,我們對於「文創」一詞感到非常熟悉,那麼,這段期間,台灣文創業經歷了哪些變革和轉型,對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影響呢?

台灣文創發展脈絡

透過適當的包裝行銷,把文化和創意變成有附加價值的賣點,進而累積成能夠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的系統,這樣的概念其實早在1960年代就有不少學者指出文化的高經濟效益及外部性,若進一步探討文創業在台發展,2000年代初期,政府各部門踴躍推動此產業,2008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被列入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19年文化內容策進院成立,藉由中介機構整合不同領域、部門,加速我國的文創產業生態,同時帶動投資及新興產業動能。

綜觀近20年的發展脈絡,2021年臺灣文創產業總營業額為新臺幣9,642.8億元,較去年成長4%,外銷收入為新臺幣1,049.01億元,也較去年增加9%,廠商家數為69,630家,也略高於去年家數,但從GDP佔比分析,文創產業總營業額占全國GDP比重為4.44%,非常有限,因此也看出台灣的文創業尚為新興產業。flat lay photography of paintings

台灣自2008年推廣文創產業,文創已成為生活中常見的元素。(圖來源/Unsplash

有了政府的支持與重視,場地也是使文創業蓬勃發展 關鍵因素之一,現在全台台灣均可見文創園區的蹤影,舉凡華山1914文創園區青田七六、四四南村、審計新村、藍曬圖文創園區、駁二藝術特區、鐵花村音樂聚落,這些基地不僅提供藝術業者實踐的場域,也推動周邊經濟發展,替城市染上一層優雅藝術的氛圍。

駁二特區的庫存記憶

以高雄的駁二藝術特區為例,這個地區最早可回溯至1990年代,日本人到高雄進行建港和鐵路計畫,為了貨物輸出的便利性,在港口和鐵路附近興建多座倉庫做為庫存基地,但在二戰期間高雄港周遭的設施、碼頭船隻等嚴重損毀,直至戰後,逐漸提高的運輸需求再度開啟了重建之路。

時至今日,這個地方已從最初的三間倉庫搖身一變成為全台獨樹一格的藝術特區,成為文創聚落基地,從文創商店、書局、餐廳到展演廳應有盡有,25棟倉庫、大港橋、輕軌路線、碼頭風景和流行音樂中心,駁二不再只是轉口運輸的碼頭,它經歷了高雄港的盛況與落寞,新影的倉庫建築中仍保舊有的歷史痕跡,替鄰近城市哈瑪星、鹽埕埔注入一股美好的藝術情調,體現海港城市獨有的美。

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倉庫

高雄駁二藝術園區為高雄港注入新氣象。(圖來源/高雄旅遊網

新生代插畫家

在文創浪潮漸長之下,許多對藝術有熱忱的青年更有機會實踐他們的夢想,新世代的插畫作者不像以往創作者畫長篇故事,反而是將生活的各種日常或搞笑無厘頭的內容放進創作,引起讀者的共鳴。以知名漫畫人物貓貓蟲咖波為例,創作者亞拉大學主修資管,一直熱愛畫畫的他,大二開始創作之路,2014年,咖波首次在論壇《巴哈姆特》亮相,之後將經營重心轉移至社群平台,以及在LINE推出的貼圖成功讓這隻可愛又有點搞怪的生物大受歡迎,創作至今,咖波吸引龐大粉絲,在Facebook有170萬粉絲,Instagram也有140萬追蹤者,其中不乏來自美、墨、越南等海外粉絲,咖波周邊的授權商品更有高達500款以上,連高雄捷運也曾找他聯名繪製專屬列車。

插畫人物「咖波」吸引百萬粉絲。(圖來源/咖波Instagram

小島上的文創

文創產業是文化、創意和產業三者的相輔相成,它可以賦予過去陳舊的建築新生命,傳承舊有歷史卻開發新的商機,那些多元豐富的創作,也替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這樣的社會氛圍在無形中影響著市民的美學素養、文化氣質,著實是不可或缺的社會文化角色。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