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交易所7日掛牌 碳權是什麼?

記者/Linus Shih

台灣碳權交易所7日掛牌 碳權是什麼?

面對國際減碳的標準及倡議,充滿各種艱澀的專有名詞,減碳議題讓企業出現了「碳焦慮」,但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上,總統蔡英文拋出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並於今天(8月7日)正式掛牌上路,台灣股市開始追捧「碳權概念股」,擁有森林碳匯的造紙業股價應聲大漲,一時間市場氛圍從「碳焦慮」進入「碳興奮」的狀態。曾參與國家減碳制度發展的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形容:「碳權交易所的成立,將是台灣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的曙光。」

來源:台灣碳權交易所

台灣為何在成立碳權交易所?

「碳權」一詞從字面來看代表「排碳的權利」。最早在2005年國際氣候公約《京都議定書》的授權下,聯合國建立了「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讓企業可透過聯合國網站購買清潔發展機制核發的碳權,網站還會頒布證書,證明持有碳權所代表的減量成效,開始建立全球碳交易市場。這也是首次將抽象的環境概念轉換為金融商品。

碳權交易所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主要營業項目分成 國內碳權交易 、 國外碳權買賣 、 碳諮詢及教育訓練 等三大項,初期將以碳諮詢及教育訓練業務先行,而國內外碳權交易須待「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及政策確定後才會進行。

事實上,國際上成立碳權交易所比台灣早了20年,台灣之所以選在今年成立,跟今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有關, 其中「減量額度抵換與交易」相關子法訂定,需搭配碳權交易所 。像是企業透過自願性減碳專案取得碳權(又稱減量額度),可以抵減環評開發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碳費抵減,此時碳權就會有轉移、交易或拍賣的需求。

第二個原因,是企業追求ESG(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 ,設定達成碳中和(指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平衡正負抵消)的年份目標,或是推出碳中和產品。當企業自身減碳達到極限時,就會需要對外購買碳權來抵減,交易平台的需求應運而生。

來源:歐萊德官網

近年企業紛紛推出碳中和產品,當企業自身減碳達到極限時,就會需要對外購買碳權來抵減。

第三個原因,是建立台灣跟國際的合作管道 。碳權主要分成:聯合國、各國政府、國際獨立機構三種規格。不過台灣因為有國際政治問題,無法參與《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聯合國所建立的全球碳交易市場,只能利用國際上獨立機構核發的碳權來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像是碳驗證標準(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美國氣候行動儲備方案(Climate Action Reserve, CAR)、美國碳註冊登記簿(American Carbon Registry, ACR)。

李堅明解釋:「這些屬於民間自願性碳市場,按照有規範的方法學來核發碳權,且核發的碳權可在國際市場流通,等於多開闢了一個管道,讓大家有減碳的機會。」

據了解, 未來台灣碳權交易所會跟國際獨立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授權交易所販售海外合格且具有品質公信力的碳權商品 。當有了碳權交易所來把關海外碳權,也有助於降低企業從事碳權交易的成本與風險。從海外碳權先行,透過代購適用於國內企業的碳權,下一步才有把國內本土碳權納入交易機制的可行性。

目前本土碳權來自於台灣環保署建立的「溫室氣體減量抵換專案」,自2010年推動以來,共93個案子註冊通過,其中25案已核發碳權、累積2379萬噸碳權。但該碳權只能在國內抵換使用,不能放到國際使用。

碳權怎麼買、怎麼賣?

碳權交易所成立後,外界關注是否人人都有出售碳權的機會?企業是否只要花錢買碳權,不需辛辛苦苦減碳呢?

當今碳權種類依其來源可分成強制型及自願型兩種。 強制性碳市場 是由政府做莊家,採取碳排放的總量管制,對管制企業如工業或發電業等排放大戶配發免費排放配額(allowance),如果A企業努力減碳,就可以把多的配額賣給其他企業。打個比方,一間學校針對過重的男同學舉辦減重大賽,每人都被要求減每月減3公斤,但一個學生減了4公斤,就可以把多的減重額度賣給其他同學。

另一種屬於自願型碳市場 ,透過減碳專案計算出碳權(減量額度,Credit),屬於負的排放量,是無中生有的商品。同樣拿剛才的減重大賽做比喻,其他女學生透過響應減重比賽,把多的額度賣給需要的男同學;甚至是跟校外同學約定好,請他1個月減2公斤,再買他的額度來達成學校的減重目標。

目前台灣沒有總量管制,因此 台灣的碳權交易屬於自願型碳交易市場 ,但實際碳權交易所要怎麼做?據了解並不會像是股票市場公開交易,不會讓散戶來炒作、沒有套利的空間。

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范建得指出,為避免「囤碳」來哄抬碳價, 環保署將限制交易對象,僅依法有抵換需求者(例如環評開發單位或碳費課徵對象),才能在碳權交易所購買國內碳權,以確保價格合理 。

再加上 國內碳權的賣方依規定須為公司、工廠、行政單位等事業 ,換言之,一般自然人無法透過種樹等方式取得碳權、進入市場交易。想靠一片土地種樹取得碳權來發財,可能要打消念頭。

碳費(Carbon fee)是什麼?收費標準是什麼?

碳費(Carbon fee)指的是企業製造多少碳排放,繳交相對費用給環保署。

至於碳權怎麼跟碳費做搭配,有助於受管制的碳排大戶達成減碳目標?據悉,目前碳費的收費標準預計明年上半年公布,環保署為鼓勵企業減量,如果業者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照著承諾的計畫執行就可以得到較優惠的碳費費率,但如果企業沒有達減量目標者,就必須追繳碳費。

舉例一間企業年碳排達100噸,提出明年減少10噸碳排的自主減量計畫,如果企業最終超額達標年減15噸,多出來的5噸,環保署就會核發碳權。等於企業不只可以享受優惠的碳費費率,還可以把5噸碳權拿到交易市場販售,或是作為日後的碳額度抵換。

但要注意的是,未來企業在碳權交易所買到的碳權,並無法抵銷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費用,指產品進口到歐盟會被課碳關稅。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林泉興說明,CBAM是歐盟訂定的遊戲規則,能不能抵換是它說了算。目前法規僅提到進口商在國內繳交的碳稅費用可以抵CBAM,但國際民間組織核發的碳權不能抵。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