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行銷 讓消費者忘不掉你

記者/陳姿君

48萬人吃過的義大利麵試吃活動,民眾吃完一致反應:沒味道?體驗行銷的概念從2000年延燒至今,主要以滿足消費者的經驗需求。隨著科技的出現,體驗已不侷限在實體面對面接觸,透過網路傳播,讓溝通的方式更加多元。除了商業用途,也應用社會公益議題上,藉以喚起消費者的同理心。

■48萬人都吃過的義大利麵,打出社會公益行銷。(影片/YouTube

5大行銷體驗 滿足消費者的經驗需求

體驗行銷最早由Bernd Schmitt提出,認為體驗行銷是,重視消費者的體驗、情緒的感受,而非強調產品的特性、品質。在其2000年著作的《體驗行銷》一書中,提出行銷人員需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提供體驗的機會,以滿足消費者的經驗需求,藉以與消費者產生連結,進而促進購買。體驗的類型分為五類,分別為:

1.      感官式體驗:創造消費者五感體驗為主。EX. 韓國首爾的Dunkin’ Donuts咖啡香味廣播機新加坡航空特製且一致化香味

2.      情感式體驗:以打動消費者的心,引發消費者溫暖、正面情緒。Ex.英國航空公司KLM的感動行銷

3.      思考式體驗:利用創意,使消費者自行解答、解答的體驗。Ex.70秒決戰007可口可樂香港海洋公園臉書萬聖節尋找南瓜活動。

4.      行動式體驗:行銷生活型態為訴求。Ex. IKEA的購物環境、台北的無印良品Café & Meal MUJI餐廳

5.      關聯式體驗:讓個人與社會產生連結。Ex. 品牌社群經營

在2011年《Cheers雜誌》第22期的專訪中,Bernd Schmitt認為執行體驗行銷的重點,需從消費者的情境和需求出發、而非產品本身,例如:以冬天熱食來思考,取代湯麵;整合行銷資源,一致化傳播資源的內容,傳遞品牌資訊。並建議行銷人員,藉由用心體驗生活、激發創意,從中找出能使消費者感到驚奇的事物,即使是小小的元素,也能提供消費者不同的體驗。同時Schmitt提醒在轉移體驗行銷到其他國家時,需要根據各地的文化而改變。

 商業公益雙吃 線上線下整合體驗

體驗行銷除了廣泛地應用在商業,在宣導社會議題上,透過民眾親身體驗,也能喚起同理心和反思。體驗行銷應用在社會議題,常見的手法為感官和情感式體驗,透過街頭實驗,並將過程錄製成影片,讓未能實際參與的民眾,也能透過網路影片流傳得知。而媒體主動報導,也能增加曝光度。隨著科社群的興盛,不管是的街頭實驗,或是透過網路行銷,皆能讓體驗行銷更廣泛的傳播。

國內近期7-11發起7-11鋼琴募款箱,一塊讓愛不簡單,當硬幣投入鋼琴時,便會出現美妙的鋼琴聲,讓捐款變得更有趣。中華民國癌友明天協會推出街頭試吃,48萬人吃過的義大利麵的活動,讓民眾試吃無味的義大利麵,以了解癌症病患在化療的過程,會喪失味覺。國外「Love has no labels」讓美國的聖摩尼卡廣場上,出現相擁的骷髏人,讓民眾了解愛沒有標籤,呼籲民眾勇敢愛。韓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透過邀請民眾投入銅板,幫助印有孩童的真實不倒翁,站起來,以捐款給需要幫助的孩童。

■Love has no labels活動。(影片/Love has no labels官方網站)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