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ndroid看行動網路產業的開放平台革命

記者/游子慶

網際網路近十年來的爆炸式發展,在進入Web2.0時代後迅速達到極致,然而相對於網路的急速發展,電信與行動網路部分則是天壤地別,可以慢如牛步來形容。撇除各區域基礎建設的完備度,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規格紛亂不一致,恐怕才是促使行動與加值服務不盛的主因。


Google神話再現全球30億支手機市場?

去年從傳言時的GPhone到11月Android開放平台的正式宣佈,Google不僅釋放出以Linux為基礎的軟體開發套件(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還組成跨國的開放式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企圖藉此革新整個行動網路產業。相較於Symbian、Windows Mobile、Mac OS X、Palm OS等封閉式的作業系統,開放平台確實有價格優勢、創新性與包容性,將Google在網路應用上的強項移植到Android,更可同時增加了服務開發上的深度與廣度。然而儘管Goole已創造出太多的神話,奪得無數消費者的信心,但是全球近30億支手機是否真能如同網際網路一樣再造第二個傳奇,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Android開放平台革命的挑戰

事實上,Google並非第一個第一個嘗試採用開放式手機軟體架構的廠商,Trolltech、OpenMoko、Motorola、Mizi Research以及Palm的Linux平台都是先例,然而難道這些廠商之所以沒有成功正是因為他們不是Google嗎?當然不是,Google同樣必須克服許多挑戰,Android的開發工具、開發與使用社群本身就是第一個關卡,再來才是未來有多少手機製造商願意買單?電信與行動網路營運商的態度又是如何?然而真正的成功關鍵在於握有主導權的電信與網路營運商的態度!


行動網路產業玩法不同,複雜度遠勝過網際網路

電信、行動網路與固定網路等基礎建設通常是掌握在電信營運商手中,以美國為例,在AT&T、Verizon和T-Mobile小心翼翼地寡占和壟斷市場的情況下,缺乏開拓新市場與行動服務的良性市場競爭,而營運商掌握了通路終端市場的主導權,與對手機製造商的議價能力,手持裝置受限於門號與費率;內容提供者與服務供應者的金流,又必須從營運商帳單來拆,於是Google的開放式手機聯盟與Android平台成局與否,將必須仰賴營運商的影響力,而且還需要一定數量營運商的投入,雪球效應才可能發生!


WiMAX+開放平台是行動網路產業的新道路!?

但回到網路與電信產業最大的產業生態差異,在於電信業者仰賴語音為最主要收益來源,語音(Voice)與資料(Data)傳輸在電信營運商內部的資源分配與商業模式上有一定程度的的排擠效果。此刻或許我們可以從Google這家公司取得些借鏡,正因為Google是家軟體公司,其出發點與思考模式才與舊有的手機產業大相逕庭,而在台灣同樣沒有包袱、不以語音維生的WISP業者,如新開放執照的WiMAX營運商,是否也同樣可以為行動網路產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呢?擺脫電信業者箝制的WiMAX營運商、加上開放的Android平台,和搭載WiMAX晶片的行動裝置,或許如NTT Docomo的行動網路烏托邦理想真有可能在台灣實現!?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