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瓶新填-Web2.0

記者/蔡明孝

要理解WEB2.0,先得看WEB的歷史。World Wide Web,簡稱WWW,是英國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歐洲共同體的一個大型科研機構任職時發明的。通過WEB,互聯網上的資源,可以在一個網頁裏比較直觀的表示出來;而且資源之間,在網頁上可以鏈來鏈去。這算是最早WEB1.0的定義,也就是靜態HTML的WWW。

那麼動態HTML和靜態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2.0?各家說發不一,不過是比較偏向是「1.0系列」,因為使用者在流覽器中所見到的和Web 1.0一樣,但因為資料不是事先製作並發佈,而是動態生成,和用戶的需要交互生成,對於用戶來說,可以算是有0.5的升級。

那如果再加0.5的升級,到Web 2.0,那變化是在哪呢?其實沒有辦法很清楚解釋Web 2.0的真正定義,因為Web 2.0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而是一個階段,是促成這個階段的各種技術和相關的產品服務的一個稱呼。亦或是說Web 2.0 是用戶參與,聯繫,共享,以形成規模經濟的過程。

所以,我們無法說Web 2.0是什麼,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Web 2.0是一個新名詞,係由O’Reilly Media的Dale Dougherty和MediaLive的Craig Cline在共同合作的創意發想會議上所提出來的。並對Web2.0提出七點解釋包括:1.以Web作為平台 2.借力集體智慧 3.資料成為下一個Intel Inside 4.軟體發展周期的終結 5.羽量級程式設計模式 6.超越單一設備層次的軟體 7.豐富使用者體驗。

由此可見,WEB2.0是以人為出發點的互聯網。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部落格,Blog(部落格)用戶織網,發表新知識,和其他用戶內容鏈結,進而非常自然的組織這些內容。另外還有就是Wikipedia(維基百科)的用戶,共同建設一個大百科全書。

在台灣其實很早之前就有這個概念了,只是不叫做web 2.0,叫做「個人化媒體」(Personalize Media)或「個人媒體」(Me Media),早在2001年初電子商務泡沫化的階段開始,許多.com為了生存下去,開始尋求更穩固的商業模式,後來一些重視使用社群,提供使用者服務(例如交友、互動)的業者,開始慢慢成功,因此大家紛紛投入更多的心思在社群類服務的用戶上,而這些參與者是行銷學理上所謂的重度使用者(Heavy User)。因為對這些經營者而言,用戶的身分其實就是生產者。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