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化搜尋的龐大商機,誰是贏家?

記者/何羚瑋

隨著資訊數位化的速度逐年增進,豐富的資料散落於網路各處。無論多麼罕為人知的「冷知識」,只要到搜尋引擎敲敲打打,答案馬上揭曉!為能達到更完善的服務,業者陸續推出「個人化搜尋」。除精?的搜尋技術外,倘若未能確切掌握使用者需求,則個人化搜尋的商機將有如曇花一現。

使用者願意花多少錢?買多少方便?

個人化搜尋根據使用者的搜尋記錄和點擊過的搜尋結果,將明顯與使用者最相關的特定結果移到比較前面的位置。首次鍵入後查到適當的網站,可以立刻下載,存入個人的搜尋記錄中。下次需要搜尋類似資訊時,即可直接進入個人搜尋記錄中取得資料,甚至與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個人搜尋記錄。但,這又對消費者產生多大的效益呢?

Yahoo!奇摩的「知識+」服務在台推出半年,迄今已經累積高達 100萬則知識, 超過50%的網友,每天至少報到一次。使用黏度之強,令人無法忽視網友對於資訊的渴望。但至今業者仍保持觀望,等待適合的收費模式與收費時機。

Amazon.com的個人化推薦,更是傲視同業的推薦技術。其採用協同過濾式(Collaborative Filtering,),以及物品關聯式 (Item-to-Item Correlation)的技術進行商品推薦,總是能精凖地「猜測」顧客的心意。但請別忘了,Amazon.com並未因此而向顧客多收一毛錢!

由於網路上資訊透明度高、搜尋成本趨近於零,成功向使用者收費的商業模式並不多見。Amazon.com的個人化推薦、Google的優異搜尋技術,均成為企業用以吸引更多使用者的免費技術。個人化搜尋服務又何嚐不是如此?對網友而言,這些附加價值是否足以吸引使用者付費?

個人化搜尋,廣告靠邊閃?

打著「個人化搜尋」的旗幟,若搜尋結果仍出現大篇幅的廣告內容,勢必引起使用者的反彈。既然無法向使用者收費,又對廣告主不具說服力,那麼個人化搜尋的商機在哪裡?目前,個人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虛擬社群的經營,是最常被提出的商業模式。

Google率先打造了同時滿足使用者和廣告商的經營策略,推出大受歡迎的AdWords and AdSense計劃。清楚分別搜尋結果和廣告,藉此在爭取使用者信任方面,領先了一大步。 MSN的資訊服務總經理Mark Kroese曾公開表示,「自從我們開始以後,使用者和廣告商的反應都非常好。Google證明了只要清楚明瞭,人們就會有良好的反應。」

對入口網站而言,在免付費的情況下,個人化搜尋預期能帶來眾多的人潮駐足於此。如何將個人化搜尋所吸引的人潮如何轉化為商機,是一大挑戰。Google簡單明確的策略顯示出,使用者對於廣告與資訊夾雜的厭惡。個人化搜尋能否在使用者與廣告主之間取得平衡,發展出適合的商業模式,值得繼續觀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