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國外的網路育成中心

特約撰稿/林龍生

在網際網路事業發展較早的美國,面對網際網路市場機會的瞬息萬變,投資者早已發展出網路育成中心的概念,強調在十倍速競爭時代中能快速將創意轉變成企業經營,而不只是照傳統創投或投資公司只投入資金罷了。在網際網路投資熱潮吹到歐洲之後,英國更在過去半年內成立了超過100家網路育成中心,速度之快直如野火蔓延。

以美國為例,育成中心的價值除了它所提供的服務以外,對事業的永續經營也有很顯著的效果。根據1997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ion
Association(NBIA)
的調查,87%的被育成公司在離開育成中心三年後仍然繼續營運、很多甚至經營長達1015年,而全美企業的平均(三年)存活率則是72%,育成中心帶給創業家的價值由此可知。最有名的例子是Idealab,它催生了許多知名網路公司如eToysNetZeroGoto.com等;而儘管網路事業育成中心像Divine Interventures等多強調軟硬體一切齊備、創業者可以專心投入事業,若干差異仍然存在。例如在舊金山成立一年多的Women’s Technology Cluster設有專人教導被輔導公司成長,並且每週安排各公司主管聚餐和舉辦研討會。Divine Interventures強調一次購足,提供新創公司各種包括徵人、財務、公關、銷售、法務等的專業服務。IBM-Conxion Dotcom Incubator
Program
則以不提供實體設施,而提供價值一百萬美金的技術和服務給新創公司,六個月孵育期滿之後,新創公司可以選擇租賃或買下該技術、也可以選擇離開。

一般來說,育成中心有六種類型,分別是公開商業型、非營利型產業集群、企業型、大學或政府型、私人商業型、和創投型。公開商業型例如Safeguard Scientifics和前面提到的Divine Interventures都有嚴格的審查程序,創業者必須釋出股權。非營利型產業集群像Women’s Technology Cluster則不佔有被輔導公司的股份;企業型育成中心如SoftBankHotbank,則會以其技術和管理能力來交換新創公司的股權。大學或政府所設置的育成中心也是很好的選擇,但無法像商業型中心一般提供密集而專注的輔導。私人商業型最著名的就是Idealab,但要擠進窄門常需要借重人際關係。最後是創投型育成中心,例如Amazon的大股東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它們投資的標的通常是有先前成功經驗的創業家才行。

儘管許多新近成立的育成中心未必充分達到服務創業家的功能,但對有志於網路創業的有心人來說,仍是值得加以瞭解和利用的。除了資金的直接挹注之外,專業團隊、管理知識、和產業人脈關係更是育成中心可以帶來的無形價值。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