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通路一個「QR Code」就完成 金管會推電支共用平臺整合電支通路

記者/黃婷容

2021年,新版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上路,使用者可以使用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跨機構轉帳或繳費。而在去年年底,金管會核准財金公司於平台上經營「購物」功能,預計於2023年第三季時,消費者可以使用任何一家電支業者App,至其他電支業者的特約商店,掃描共通QR Code快速付款。對於店家而言,也不須再和各家電支業者簽約,只需要「一個QR Code」,減少付款時的不便性。

金管會推電支共用平臺整合各家電支通路。(圖片來源/Unsplash

台灣消費者可以選擇的電子支付工具日漸多元,目前國內專營電支的業者已達9家。然而,當民眾前往店家消費時,就必須根據櫃檯上不同電支業者提供的QR Code,開啟相對應的APP應用程式掃碼付費。假設手中的電支與店家的特約電支業者不同,就無法使用該購物付款功能。因此,金管會為了讓消費者更輕鬆、暢通地使用電支功能,督促財金公司推動「電支跨機構共同平台」,未來消費者只需掃描共通QR Code付款,不用在切換到店家的專屬電商。目前加入機構包含街口支付、iPASS MONEY、全支付、全盈+pay等九家業者。

購物功能上線後,除了提高消費者支付時的便利性,對於電支業者而言,也可以整合金流與資訊流,蒐集更多消費者交易資訊與關鍵客群輪廓。目前設計的對應資訊運作機制如下,消費者利用「全支付APP」前往「一卡通特約店」消費,並掃描共通QR Code付款後,全支付將先驗證本筆交易是否為本人,確認後於用戶的全支付帳戶扣款。接著,交易金額、資訊將依標準格式傳送至公用平臺,通過平臺驗證有效性後,將交易資訊先傳送至一卡通,由一卡通確認店家為合作特約店,即時記錄該店有一筆來自全支付的付款,最後再將交易確認資訊回傳平臺,平臺再通知全支付,由全支付通知用戶付款成功。

由上述運作機制可以看出,通路共享後,雙方電支業者都將取得每筆交易資訊,對於小型電支業者而言,可以擴大付款的通路店家路,而對於大型電支業者來說,則是取得更多支付交易資訊,利於描繪關鍵消費者群體的輪廓。不過,也將因通路規模差異性降低,電支業者必須更加強化己身精準行銷策略,以更細緻的行銷手法保留用戶持續使用該電支付款。此外,在沒有足夠誘因上,大型電支業者是否能於加入共享平台後,取得適當的效益規模,都將是各家電支業者觀望加入的考量。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