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平台廣告、假冒電商詐騙頻傳 詐騙手法五花八門

近日詐騙議題在網路、社群平台、電商平台此起彼落,雖然相關詐騙一直存在在人們的生活當中,但近期詐騙魔爪伸向了網紅、名人、律師等具有話語權的族群,當這些人站出來對這些現象發出抗議之時,這些現象變成為了話題中心。

一頁式廣告詐騙連綿不絕

一頁式廣告在臉書平台上時有所聞,其以低成本製作的一頁式廣告,有時搭配虛假的名人現身代言、有時假冒品牌、或創造不實的小農故事,將捏造的內容再加上看似有良好售後服務的話術,吸引消費者購買。而且一頁式廣告的購買流程相當方便,不需任何會員系統或要刷卡的步驟,消費者可以在一個網頁中就快速完成訂購,但在衝動下單之後,最後卻送來完全與廣告不符或是品質劣等的商品。

雖然目前政府已有請相關物流、超商等建構幫助消費者自救退款的處理流程,但是處理流程繁雜而耗時,消費者若要自救尚需額外花不少時間處理並與詐騙方斡旋,仍舊是造成不小的困擾。

電商平台假交易 精美擬真網頁陷阱

近期有網紅名人對外說出自己在電商平台中如何被詐騙的經歷,警方也有公布詐騙方的最新手法,他們主要鎖定電商平台的買家或賣家,以「不能下標」、「匯款失敗」及「賣家沒有實名認證」等等原因,引導民眾點選特定的網址連結,其中詐騙方還會製作精美且擬真的電商平台頁面,並假冒平台客服一步一步竊取個資和帳戶資訊,誘導民眾操作轉帳,將帳戶中的金額轉進詐騙方的戶頭當中。

社群平台假冒名人投資廣告猖獗

而近期最受關注的,便是臉書社群平台中鋪天蓋地的投資詐騙廣告,多以知名財經專家、律師或是新聞主播等名義開設投資群組,或是製作網頁假冒知名媒體報導,一步一步引導民眾輸入信用卡資料或是個資等,掉入詐騙集團的陷阱。

根據金管會統計,4/10-4/17金管會等單位向數位服務平台Meta(臉書母公司)及google提報了95件詐騙廣告,其中Meta有88件、google有7件,在比例上以Meta為多數,但是截至4/19為止,Meta已下架39件,而google則是7件皆未下架。

下架廣告當然是直接的作法,但面對仍舊不斷出現的詐騙廣告,目前政府以「洗錢防制法」、「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及「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法作為防範詐騙的「打詐三法」,目前草案已過,修法仍在推進。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