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經濟未來發展潛力有多大?

記者/Howie Su

(資料來源:Forbes

冷戰後企業紛紛投入太空領域尋找下座寶礦

二戰後的多數人們並沒有想到有一天網路世界會成為生活中娛樂、社交、資訊來源的全部,一如當前許多人們度完全了解太空經濟在未來的影響範圍不亞於網路—瞬間可能改變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我們比較常聽到的是 SpaceX、Blue Origin、Oneweb、Teslat在何時又發射自己的火箭、部署衛星的消息,或是衛星發射成本又降低幾%,主要原因在於太空過去為軍事領域,在冷戰結束後多國政府開始放寬規定,讓民間業者能夠參與,而較低的進入成本也為新創企業打開大門,同時鼓勵傳統航太業者投入探索這塊新樂土,Honeywell International、Airbus、Lockheed Martin、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Apstar都是上述例子之一。攤開數據來看,2021年全球太空科技募資金額達到150億美元,主要領域當前仍集中在相關設備製造,衛星發射等項目,但太空旅行等應用也開始萌芽。


2021年太空科技募資情形(資料來源:Aviation Week

另外,根據顧問公司Bryce Tech 的調查,創投快速投資與和新創業者公司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上市的資金推動太空產業創紀錄的一年,該產業在 2020 年籌集了 77 億美元。

衛星數據主要效益與未來發展

從 1957 年人造衛星 1 號發射到今天,太空經濟的功用主要為透過衛星服務達成,例如通訊傳播、數據搜集,以及影響分析。同時,衛星也協助大型企業達成遠端庫存監控、信用卡交易即時授權,以及國際視訊會議服務。這些衛星數據的應用逐漸廣泛,但歸納出來,未來最有潛力的不外乎為三大領域。

一、氣候變遷監測

超過 160 顆衛星正在評估全球暖化影響,並檢測可能導致其他人類危機的活動,例如非法伐木、火山爆發等問題。20 多年來,NASA一直使用安裝在其 Aqua 衛星上的儀器監測環境變化,包括與海水、水蒸氣、雲,以及降水有關的變化,其他案例則是透過衛星提供的資訊協助政府機構針對森林大火、海岸侵蝕和其他與氣候相關的自然災害提供即時更新,COP27後,淨零碳排問題需要更迫切被解決,因此衛星相關的環境數據商機不可小覷。

二、食品安全

衛星數據越來越多地用於監測作物生長和對收成的潛在威脅,例如乾旱或昆蟲入侵,SERVIR 是 NASA 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之間的合作項目,該項目結合來自太空衛星與地理空間技術的數據,來幫助政府解決包括糧食短缺在內的饑荒議題。事實上,永續發展指標中的第二項即是「消除飢餓」,種植植物肉、合成蛋白質食物固然是解決方法,但透過衛星來辨識哪一些地區最需要糧食供應可能更為急迫。

三、國防安全與聯合作戰

衛星本身就是從國防用途起家,1970年代雷根政府就開始思考使用殺手衛星來消滅對手太空載具,甚至提出「星戰計畫」,最後因預算不足,加上蘇聯瓦解而結束。但川普時期又成立了太空軍,作為新型態軍種,太空軍使用衛星圖像和數據獲取有價值的情報,例如有關部隊調動或武器系統安裝的資訊,在武器部署與戰場即時通訊發揮效益。除通訊效用外,衛星可能也作為對地面,或是對其他衛星攔截的武器平台,部分假設衛星若安插雷射導引武器或飛彈,可對地面進行軌道轟擊,或是攔截敵方發射之彈道飛彈。

衛星發射成本大幅降低,未來市場看好

根據非營利性太空基金會的數據,2021 年太空經濟價值為 4690 億美元,比 2020 年增長 9%,是自 2014 年以來的最高成長記錄。長期以來,研究人員與政府持想討論衛星的商業發展潛力(低軌衛星發射成本已從每公斤 65,000 美元降至每公斤 1,500 美元—降幅超過 95%),甚至延伸到建立太空城市。隨著衛星成本的生產成本降低,企業可以在太空中開展大規模商業活動,太空經濟應能進一步發揮成長動能。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