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志氣高 新加坡如何善用企業風投成為創新中樞

記者/Howie Su

企業風投模式正帶動新一波創新浪潮

Grab的IPO開啟東南亞第一家企業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里程碑,過去投資人與社會多將波士頓、倫敦、北京、特拉維夫等處作為新創發源地。事實上,位在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近年來在創新也不落人後,數位經濟的崛起加速破壞式創新的的速度。根據Innosight的預測,2027年標普指數的公司組成將有50%以上的成立時間低於12年;麥肯錫也指出,企業管理階層正加速組織創新速度與能力,由大型企業帶動的創新正形成新的一波合作浪潮,這種稱為企業風投(Corporate Venture)的作法正在全球蔓延開來,例如由Google分拆出來的自駕車公司Waymo就是很好的例子。

近年來相當興盛的企業風投模式(資料來源:APPLICO

企業風投是大企業自己養出來的金雞母

新加坡的企業風投有三種參與者:新創、企業、顧問公司,與一般加速器模式不同,這裡的新創通常是從企業的業務部門分拆(spin-off),或是外部新創進駐(這點與一班加速器一樣),爾後夠透過指定顧問機構(Mckinsey、BCG、FutureLabs、Rainmaking、Mach49)進行技術快速商業化,過程中除公司可提供資金外,也可槓桿外部創投力量協助,可說是一種內部創業外部化的營運模式。若該新創可進入市場、建立初步客戶來源,可進一步考慮規模化,企業透過多數持股方式保有對新創控制權,在IPO時可獲得財務報酬,又或以不上市方式賺取營利所得,相當彈性。該機制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Singapore’s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EDB)推動,該機構是新加坡吸引外資與外部創新的重要單位。

企業創投流程說明(資料來源:EDB

 

多家國際業者已大有斬獲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40家新創或用此機制進行外部創新,由於新加坡在東南亞經濟體中屬於技術較先進者,國外與當地企業可善用良好經商環境、豐沛數位人才與友善稅負制度進行創新佈局。舉例而言,德國汽車大廠Bosch成立grow 2.0 Innovation Hub,協助新加坡新創善用物聯網科技數位化,例如新創AquaEasy就是由Bosch物聯網解決方案團隊協助,運用感測器與演算法來增加農夫種植面積;另一著名案例還有美國快銷品業者P&G成立GrowthWorks,透過技術輔導與1,200萬美元鼓勵內部團隊創業並分拆,藉著東南亞市場規模的紅利,P&G希望可以在十年內養出三家獨角獸企業。

企業風投的本質是槓桿內外部資源

企業風投成為企業與新創合作的一種互補形式,新創可透過與企業合作取得資金與龐大驗證場域,並透過企業在市場、產業、技術的敏銳度的協助下,少手一些冤枉路,而適當的投資比例業減少創業者資金成本。對新創事業部門而言,分拆可以減少在原有組織內的創新阻力,傳統內部創業的問題在於新創事業是標準的燒錢單位,除其投資報酬率難以估計外,也容易影響到其他部門的資源分配,進而造成創新四不像的窘境發生。分拆後的新創事業體必須對自身營運虧損負責,對於持續創新有較長期的助益。

對企業而言,由於技術的融合帶來爆發性、大範疇的創新型態,各種技術能產生出不同類別應用,甚至成為新技術,加上軟體與硬體正在整合,許多企業一時間也難以招架,許多外部創新公用為協助業者避開成為轉型落後者,甚至能在新事業實體化的前提下,掌握第二條成長曲線。

獅城,不只是個貿易中繼站而已

創新又前瞻是新加坡在周遭強國下的發展寫照,該國的發展策略是透國完備的運作機制吸引技術、人才、企業入駐,一方面帶動當地業者發展,一方面則有統合通南亞,成為該區域技術強權的趨勢。成為東南亞經濟體「Hub」為星國的自我定位,在缺乏市場、土地、自然資源下,運用數位能力與軟體的指數成長優勢,使其得以擺脫傳統生產要素,透過不間斷的創新,成為未來東南亞新創生態的樞紐。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