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數位轉型這樣轉 傳產也有一片天!

記者/陳淯萱

數位轉型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尤其電商平台興起、盛行以後,不論是傳統或是新興產業都順應這股潮流,從線下到線上做出改變,來增加企業競爭力與可見度。

數位轉型是什麼?如何跨出第一步?

那麼到底何謂「數位轉型」?數位轉型的前置作業是「數位化」,數位化意指將公司的資訊全面電子化,包含顧客資訊、圖片文件、產品內容等,藉此增加文書處理、資訊分類的速度。而數位轉型就廣義而言,是指運用數位技術,在固有的經營模式創新,產出不同的工作型態,以協助企業解決目前經營上的危機。通常包含以下五種層面:

  1. 組織與文化(Organization & Culture)
  2. 人才與能力(Talent & Capability)
  3. 科技與工具(Technology & Tooling)
  4. 數據管理(Data Management)
  5. 策略與執行(Strategy & Implementation)

■ 數位轉型是現在企業必學課題(圖截自/Unsplash

企業欲進行數位轉型,可以從三大層面構思,分別是管理端、生產端以及技術端,管理層面著重的是顧客關係、金流管理、企業網站優化等,生產端主要為生產過程電子化,許多傳統產業會從此著手,通常伴隨著可觀的獲利,至於技術端需投入大量資本,研發新技術、培養人才,風險相對大。

轉型成功三大要素與誤區

縱使數位轉型可說是當務之急,企業在實際執行上,通常會碰到許多難題和衝突。一個成功的轉型,有三大要素,第一點是高層的轉型共識,第二點是相關人員的利益問題,第三點則是選用合適的績效評估指標。

首先,要取得管理階層的共識,對於許多高階主管,轉型必須面臨以往不曾接觸過的新領域,因此主動學習電商網站的運作模式、社群媒體引導流量、網購潮流等,願意學習新知的態度扮演著是否能成功轉型的關鍵。第二點,安定企業內部,因為數位轉型勢必會影響部分人員的既有利益,對於那些受影響的員工們,經營者必須和人資部門做足討論,提前規劃人力調動或是優退,否則無法取得公司內部一致的配合,轉型非常容易以失敗做收。第三點,轉型之後,選用適當的績效評估指標,並確保員工了解其內涵,許多公司會將績效和薪資掛勾,有時候員工會為了達成某項指標,反而使用錯誤的方法,例如:在社群平台上購買粉絲數來達標。

傳統產業靠數位轉型起死回生

開創自有品牌「女兒」,克服倒閉危機

台灣品牌「女兒」透過數位轉型翻轉製造業低利潤的競爭環境,女兒創辦人兄妹曾柏允、曾麗容父母當初時常因為客戶砍價,面臨無利可圖的狀態而萌生退休念頭,後來其子女提議創造保養品牌。也因為妹妹曾麗容是敏感肌,長期幫產品試用,他們很快的決定用女兒這個詞,代表品牌理念—希望每個女兒都被妥善照顧,開啟兩代傳承的品牌故事。

起初兄妹倆在市集擺攤,但成效不彰,甚至有單天沒銷量的窘境,於是他們轉戰電商平台,無奈大多平台以價格為導向,無法聚焦「天然原料、不使用動物實驗」等特點,直到後來,放上設計品牌Pinkoi,富有文青感的包裝再透過故事行銷,獲得廣大消費者青睞,兩年內月營收成長達百萬元。女兒的電商通路業績占比9成,其中又有7成是來自官網的訂單。

曾柏允建議代工廠,先從大型電商平台開始經營,經營2、3年擁有一定品牌聲量,再架設官網來掌握會員資料。今年四歲的女兒,已有官網來提高品牌辨識度,在電商網站的廣告投放也堅持自己操作,並與新創品牌合作,輔助他們創立品牌。

■ 女兒產品主打高品質原料(圖截自/女兒官網

LSY林三益從毛筆起家變成美妝刷具大牌

2000年時,因為課綱改變使得毛筆幾乎退出校園,被迫轉型之下,第四代接班人林昌隆從毛筆轉型到指甲彩繪的摸索過程,發現彩妝筆市場,並上架各大電商平台打響品牌名號,隨電商市場情勢改變,業績下滑三成,才開始架設官方網站,現在官網的業績約為3倍實體業績的總和。

目前開發300款以上美妝刷具,也因為佈局電商通路,創造整體年營收達6,000萬元。未來計畫拓展實體店鋪,希望能讓顧客從電商網站認識品牌,再去實體通路體驗,從線上到線下互相流通,同時把這些成功技巧應用在文具市場。

■ 林三益推出多種美妝刷具(圖截自/林三益官網

從線上到線下,順應潮流這樣做

根據調查,有11%的二戰嬰兒潮世代每週網購一次,而Z世代和千禧世代提升至35%,在眾多商品中,時尚品、消費電子和美容類商品為線上購物占比最高前三名,其中時尚品高達53%。而時尚電商品牌的經營模式有46%採製造兼經營自創品牌,23%經營純電商品牌。不論是哪種產業,經營電商平台都是不可抵擋的趨勢,針對電商客群創立新品牌、長期發展全通路,兩項策略是現今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普遍方法,即使線上平台占大宗業績,線下店面仍是品牌發展的重要通路,串聯線上和線下,打出一片天。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