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2020電商事件盤點 蝦皮如何搶占事業版圖

記者/劉有耘

2020最大的影響莫過於疫情,電商平台雖然不為疫情下的重災戶,然而劇烈的競爭迫使各電商要不斷拓展業務範圍搶攻市占率,蝦皮首先透過自身條件優勢在跨境商務上獲得佳績,又和多個產業合作利用蝦幣串連蝦皮生態系,接著在雙11電商平台大戰時透過AI達到精準行銷,甚至和台北捷運合作嘗試不同於以往的行銷手法。經由這些策略一步一步開發新客群同時增加顧客黏著度,增強企業核心能力,在眾多電商平台中創造差異化

台灣跨境 搶攻東南亞市場

近幾年來台灣電商市場逐漸飽和,跨境電商成了新的出口,在由Google淡馬錫(Temasek)貝恩(Bain Company)聯合發佈的「2019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中從行動網路、經濟規模等面向敘述東南亞在跨境電商市場上的無窮商機。

蝦皮SEA集團本身就是來自東南亞,在2017年憑藉自身的跨境優勢推出蝦皮購物「台灣跨境」開通新加波、馬來西亞、印尼市場,2020年上半年由於疫情影響,銷售商品量達數百萬同時跨境店家數成長兩倍之多,並且預期規劃拓展至菲律賓、泰國以及越南市場。

■蝦皮台灣跨境獲得佳績,將擴展至其他東南亞市場。(截自 / 蝦皮

異業合作融入生活 建立蝦幣生態系

為了復興疫情所造成的慘澹經濟,政府發行振興三倍券,電商平台身為宅經濟的受惠者因此被排除在外,然而蝦皮依舊順勢搭上這股熱潮成立「蝦皮跨界夥伴聯盟」祭出「千萬吃喝玩樂振興券」,利用綜效的力量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蝦皮跨界夥伴聯盟結近40家知名品牌,主要分為人氣美食、旅遊出行、享樂生活三個類別。

串連整個活動的中心即為蝦皮所發行之「蝦幣」,透過蝦皮商城指定商品的購買快速累計蝦幣,再用蝦幣兌換實體商家優惠券,達到蝦皮、合作商家、消費者三方的互惠,也讓蝦皮的業務範圍由線上購物延展到線下實體消費,更是觸及到多種不同行業,可謂蝦幣建立起蝦皮生態系的重要一步。

■蝦皮和多方品牌合作,走入線下生活圈。(取自 / 中華日報

大數據聯合跨界結盟 迎戰雙11

2009年阿里巴巴將雙11打造為購物節創下鉅額銷售量,而雙11的風潮更是從線上購物平台走入線下實體超商、百貨等,建立了驚人的聲量,各家電商平台都想與之俱進,於是在近年來,平台藉由各種不同的名目、宣傳手法創造出618購物節、99購物節、雙12等新節日。

2019年雙11蝦皮主打娛樂電商以互動遊戲、直播和動態貼文強化社群互動體驗,在2020年則是將既有的創意行銷手法結合大數據精準行銷,強打「AI分眾推薦」依照使用頻率、個人基本資訊、瀏覽和購買行為等將用戶分群,從推播通知到網頁版型、推薦商品,提供客製化體驗以提高購物接觸點轉換率。再者,延續異業合作的模式,將汽車、房地產等引入電商,如TOYOTA進駐蝦皮商城並合作發行購車禮包,達到線上下單、線下購車,跳脫以往高單價商品的銷售模式。

■在2020年雙11大戰,蝦皮選擇用大數據迎戰。(取自 / 蝦皮

攜手台北捷運 耳目一新的內容行銷手法

繼雙11後緊接著又是另一個戰場,即為同為阿里巴巴所創的雙12購物節,蝦皮祭出掀起話題的行銷手法,以「免運」作為話題核心和台北捷運合作,1212日當天於10點至10點半免費搭乘捷運,同時將活潑、創意的品牌形象植入看板廣告、進站鈴聲,深刻的記憶點也讓乘客產生共鳴感進而透過社群分享,創造網路效應,相較於其他電商平台話題性大增。

■蝦皮與台北捷運跨界合作,為雙12製造聲量。(取自 / 蝦皮大學

延續企業競爭優勢 邁向更完善的生態系

總結2020年蝦皮電商策略,由於國內的資金、客群、資源、技術等等無法仿造如Amazon等大型國外電商平台單打獨鬥的模式,因此策略走向多為透過多元異業合作來擴展蝦皮生態系,達到虛實整合客群的目的,另一方面,蝦皮過去都是由社群貼文增進品牌心佔率,今年透過團隊創意的展現,將網路內容行銷轉至實體場景,而在年底時蝦皮已向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若成功取得執照,想必又會和已有國際連PChome成了一場戰役。綜合以上,在2021年有望看到蝦皮補足金融科技的空缺,建置更完善的生態系,同時經過2020年行銷實驗的成功,相信在未來還會帶來更多大膽創新的行銷手法。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