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時代 人臉辨識引導潮流

記者/林子筠

生物辨識技術發展快速,當中以指紋辨識最為普及,但人臉辨識近來成為熱門領域,電通安吉斯集團歸納了今年CES(消費電子展)中11項值得關注的新科技,「臉部辨識」為其中之一。在iPhone X導入人臉辨識後,此技術更備受矚目,隨著各品牌與企業逐漸廣泛地應用,「刷臉」將深入大眾生活。

安全性高 人臉辨識最初為身分驗證

人臉辨識技術主要透過鏡頭,搭配3D感測技術與紅外線雷射感應等方式,判斷五官的位置、距離、大小和深淺等特徵,以辨識臉孔。有別於指紋依賴真實觸碰才能感測,臉部辨識能以較遠距離,更容易辨識出一個人,且臉部長相與特徵都是「公開的」訊息,蒐集與建立數據系統更便利。

事實上,人臉辨識並非新技術,多國政府的國安、執法部門早已開始使用。最初的使用方法是透過3D掃描並結合ID資料,以達到驗證身分的目的,如機場海關辨認出入境者身分、中國深圳架設的馬路監視器捕捉闖紅燈的違規者,或是喬治亞國家在主要大城裝置具有人臉辨識功能的監視攝影機,根據罪犯數據庫來偵測嫌疑人士。

深入生活 東西方刷臉熱度大不同

iPhone X加入人臉辨識後,大眾意識到此技術的便利性,企業與品牌紛紛投入更多新形態的應用。但根據Morning ConsultRichRelevance的市場調查報告,美國人對於「個人裝置使用臉部辨識系統」,抱持負面態度的比例為39%,高於正面的34;且有69.3%認為商家利用此技術於店中辨識顧客身份,令人感到不安。

中國消費者對人臉辨識的接受度則較高,有高達92%民眾不排斥以身體特徵來驗證身分,而中國政府未對收集人臉照片實施管制,因此比美國更易取得相關數據。全球第一個臉部辨識獨角獸「Face++」,即是中國企業曠視科技的AI平台,專注應用於零售領域,身價達逾10億美元,官方資料顯示其合作的廠商眾多,包括聯想支付寶滴滴Camera 360等公司皆入列。

■中國新創企業「曠視科技 Face++」,獲政府力挺取得大筆融資,鴻海也透過投資曠視科技,深化在人臉辨識技術應用的布局。(截圖自/曠視科技 Face++

這些中國企業能夠直接使用政府擁有的16歲以上公民身份證照片與各地公安部門掌握的監視器影像等數據。Alphabet執行董事長Eric Schmidt則曾於2011年宣布不會建立人臉照片數據庫,旗下企業Nest的安控攝影機原具備臉部辨識功能,但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此功能禁止啟用,當地對於收集生物特徵資料的態度保守,因此訂下嚴格的規定。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