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現」交易 交易轉變的社會隱憂

記者/蘇 璿

拜資訊科技發展所賜,社會上的交易模式由最早的以物易物、交易代幣(金、銀、寶石)、正式貨幣,到塑膠貨幣(信用卡、金融卡),甚至已經進入虛擬貨幣時代。這一連串的交易演變,使得消費行為越來越快速簡單,減少了過去許多犯罪行為,像是搶劫,但同時也衍生出其他的社會隱憂。

以卡取代現金的社會風潮

多數國家都已進入非現金的交易社會,THE BIG ISSUE (大誌雜誌)2014年12月號有一篇文章提到,瑞典的皇家理工學院指出,瑞典的商業交易有高達80%已經電子化,線上付款和信用卡全面取代現金付費,就連在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街上也可以卡購買報紙。另外,瑞典的大眾運輸工具也全面禁止現金付費,以避免巴士駕駛工作中遭搶劫。許多業者更表示,無現金交易可以減少許多處理現金和運送貨幣的成本開銷。

台灣方面,早在遠見雜誌1993年11月號,也是塑膠貨幣剛走進台灣消費者皮夾沒多久時間,雜誌指出塑膠貨幣已開始主宰我們的生活,平均每人所得超過一萬美元之後,台灣人的皮夾裡,多的不是花花綠綠的鈔票,卻被一張張成本不過十餘元的磁帶卡片占領,消費所需的鈔票已由卡片代勞,提領現金也有金融卡,購物更有信用卡。

虛擬貨幣減少舊危機  增加新隱憂

而伴隨社群媒體大肆侵入你我的生活,臉書、Line、Twitter等平台也變成新興的消費管道。以Line為例,貼圖是非常有潛力的消費市場,除了部分免費貼圖之外,大部分的貼圖必須付費購買,而以往必須透過信用卡消費來購買貼圖,消費者多有隱私上的疑慮,現在則可以透過代幣方式,先到四大超商購買虛擬點數,將金額儲值到Line Web Store,再購買貼圖,不必透過信用卡支付,省去消費者許多交易上的疑慮。

許多專家表示,過去的現金交易是許多犯罪的主因,像是地下交易因多以現金流通,而現在的塑膠貨幣,不只帶來便利,也減少了搶劫犯罪的事件發生。然而消費危機其實也跟著交易模式的轉變而衍生新犯罪手法,ATM轉帳、購買遊戲點數等行為都必須再三小心確認,以免淪為犯罪集團待宰的羔羊。除了警方和業者的交易提醒,以及受害者的經驗提供之外,消費者在享受非現金的便捷情境之下,還是要靠自己保持警覺,多加留意。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