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難? 從Uber爭議觀察Apps創新與矛盾

記者/洪璿濠

2009年美國草創的Uber,以叫車服務起家,結合線上支付及黑頭車接送的創新想法不但區隔市場,主打搭乘尊榮感的體驗也迅速讓Uber在全世界竄紅,在全球50個國家近250個城市都可尋覓Uber的蹤影。在台灣,「你Uber了嗎」甚至成為消費者耳語的口頭之一,可稱是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以來,Apps成功打造商業模式的典範。

然而從去年底,Uber開始面臨許多爭議話題。在台灣由於沒有取得營業牌照登記而上路,遭到計程車同業因生計引響群起反對而躍上媒體版面,也引發大眾對於Uber的合法性及消費安全性的疑慮。不僅在台灣,在許多國家Uber也因節慶哄抬價格及乘客遭到性侵等案件,使得Uber在上路正當性受到質疑,甚至開始有反Uber的抵制聲浪。

不僅如此,Uber還要面對許多新興勢力的威脅,由於由於沒有獨特性及專利,只要有資金投注很快地就能夠複製同質性的產業。在南韓,Daum Kakao 與當地計程車協會合作推出Kakao Taxi,並結合T-Money的付款方式,讓目前在當地亦屬於違法的Uber將面對極大的挑戰;同時間,日本相當普及的LINE也推出LINE Taxi的是試營運,並主打更快速、安全的乘車服務。種種跡象都顯示Uber 不再有獨佔的地位。

從Uber引發的商業效益及群起的競爭對手,都不難發現目前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依存性有多大。隨著手機逐漸走向旗艦規格,行動網路的速度也更快後,消費者對於手機的依賴只會更多。應用程式的開發與生活應用的結合似乎成為資訊時代的一股龐大的掏金商機,只要能夠與生活接軌及極富創意性,即使是付費程式或服務,消費者多數是願意花錢買單。

另一方面也必須探討手機化的生活型態對應現存產業或者是法規相容性的課題。當然初期Uber的出發點是能夠帶給消費者一個全新體驗的搭乘感受,當一旦規模化以後,必定會有排擠效應而引發相關同業的生存及法律問題。這段時間Uber爭議的話題只是冰山一角,未來勢必會有更多創新概念及傳統思維的兩種截然不同生活型態的磨合。但也或許是給更多「 掏金客」們借鏡,未來在應用程式與商業結合的開發下,必須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才能在正當性及利益性取得雙贏的局面。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