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節」難逃 看透心情搶商機

記者/黃邦庭

別說你從未受商家廣告誘惑而衝動消費,無論是中秋節時加入「萬家香」的烤肉行列,或是情人節時經過各國品牌巧克力繽紛陳列的貨架,掏腰包買下一盒。一年365天之中,滿滿的節慶活動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共同記憶,更是商家大發利市的好時機。然而,上述節慶的共同記憶中,有多少消費是真正必要,又有多少消費只是為了過節氣氛而形成的「集體制約」行為呢?

消費你我他  共同情感和集體制約

商家善用過年過節的慶祝氛圍,活絡買氣由來已久,不僅是因為多數節慶伴隨著國定假日,使人們有了消費的時間,節慶的輕鬆氛圍,也讓商家在說服消費者掏出荷包時更顯容易。然而,近乎相同的節日年年都有,如何確保消費者會一再買單,便成了節慶行銷的難題。

不同節慶的背後,其實代表著不同的文化意涵及心理需求,企業透過滿足平時難以表達的情感需求,給消費者在節慶中好好「表現」的機會。長此以往,在節慶中表達情感與消費行為,便在消費者心中畫上了等號,形成了逢年過節便被集體制約的消費文化,也造成上述的心理需求年復一年出現的現象。因此只要掌握目標節慶的消費文化,便能夠掌握消費需求。

以父親節為例,根據國內網路口碑分析網站《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的調查,過去兩年(2012到2013年)消費者買給爸爸的父親節熱門禮物排行,前三名的商品竟然依序都是茶酒、手機與保險。顯示父親節的節慶行銷已經對消費者形成了制約,每逢父親節,消費者便開始產生要買哪家的茶酒、送哪支手機給爸爸的心理聯想。

製造節慶氛圍  順勢宣傳品牌

節慶的消費市場買氣雖然旺,但是競爭卻同樣激烈。如何把握節慶創造機會,提升品牌形象與知名度,是品牌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舉例而言,情人節送巧克力給心儀對象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已成為各巧克力品牌的必爭之地。但日本有樂製菓旗下的商品「雷神巧克力」卻反其道而行,今年1月底推出「義理巧克力限時專賣店」,主攻送給親友、同事的巧克力,成功凸顯品牌特色。

雖然並非所有商品都能夠切合節慶的主題,但是並不代表這些品牌會因此而失去節慶行銷的機會。只要品牌能夠在目標客群上做足功課,理解消費者在節慶時會怎麼看待自家的商品或服務,便有機會進入節慶市場搶商機。但相對地,若是節慶相關商品的品牌對於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觀察不夠透徹,不僅會使自家品牌銷量下滑,甚至可能使品牌形象受損,得不償失。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