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10歲了 目標轉向行動服務?

記者/吳怡錚

《策展的時代》一書中提及,社群網路已邁向人人皆「策展人」的世代。亦即在貼文訊息、圖文影音或商品成果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回覆留言)、賦予其價值(按讚行為)及分享連結(串聯資訊),這些「提供觀點」的行為就是21世紀的策展(curation),而我們就是身在其中且提供「觀點」的策展人(curator)。

恆河沙數資訊的氾濫年代裡,傳播資訊的常識也隨之轉變,當我們篩選、取得資訊或他人觀點的同時,也順勢串聯這些網絡中的人群。策展時代無所不在,譬如Facebook讓用戶能在目前位置打卡分享給他人,或在意見領袖觀點上按讚使訊息傳遞出去。然而,面對來勢洶洶的行動通訊軟體夾殺市場,Facebook歡慶10週年之際,也思索著如何因應行動網路時代來襲,好度過下一個10年。

用戶流失說 Facebook反擊普林斯頓研究

今年1月17日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兩位學者John Cannarella 和 Joshua A. Spechler發表一篇引發媒體競相報導的研究《Epidemiological modeling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dynamics》,研究指出全球用戶11.2億的Facebook正處於流失用戶的階段,並將於2015年至2017年之間流失80%的用戶人口。

該研究以流行病學模型(epidemiological model)中的SIR模型為基礎,解釋用戶採用、棄用社群網站的現象,研究方法是用經過常態化的Google搜尋數據來驗證昔日風光一時的Myspace,最後挪用至Facebook,預測其未來發展情形。不過,這份研究卻遭Facebook資料科學家Mike Develin抨擊其可信度。

Mike Develin在他發表的〈Debunking Princeton〉一文認為,如果按照該研究的算法,普林斯頓大學到2021年就會沒有學生,並將遭遇瀕臨消失的命運。儘管如此,Facebook發展態勢仍屢遭外界質疑,前陣子也出現青少年用戶人數下滑的傳聞,雖然執行長祖克伯否認傳言,但財務長艾博斯曼閱覽完自家營運數據後表示,Facebook對青少年用戶的吸引力確實有減弱的趨勢。

Facebook行動服務 迎戰通訊軟體商

即便未來遭外界看衰,Facebook發佈的2013年第四季財報卻顯示總營收達25.9億美元,與前一年同期相較,年增幅成長至63%,其中廣告營收就占了23.4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成長了76%。而廣告營收中有53%來自行動廣告,也是Facebook行動廣告營收首次突破50%大關的一年,光是行動廣告營收(12.5億美元)就遠遠大於前一年同期的整體廣告營收,可嗅出行動廣告戰場硝煙濃厚。

由各家行動通訊軟體的統計數據也可略知行動市場爭奪戰的戰況激烈。目前LINE於全球有3.4億註冊用戶,預計2014年闖破5億關卡;WeChat月活躍用戶數達2.72億;WhatsApp月活躍用戶數則超過3.5億。其中,LINE也公布其總營收60%來自遊戲內購買,20%來自付費貼圖。縱觀以上數據,不難瞭解Facebook近年積極投身行動服務的動機,就是為了這些可觀的活躍行動用戶數量,及其背後潛能無限的商機。

Myspace是Facebook翻紅前穩坐霸主寶座的社群網站,彼時幾乎無人認為Facebook將取而代之,然根據統計,截至2013年為止,仍在使用Myspace的用戶全球僅剩5000萬人。假若社群網站後起之秀動作頻頻,前方殺來行動通訊軟體LINE、WeChat、WhatsApp,Facebook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又會將下一步棋往哪兒擺呢?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