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再進化 網路生存之道

記者/潘姿吟


我們常說一件事或一個人到達巔峰後,接下來就是走下坡,維持巔峰是如此地困難,還能一峰又一峰攀爬上去的人幾乎是鳳毛麟角。尤其在瞬息萬變的網路洪流中,要如流星般爆紅其實並不困難,但要能長久經營,還要能持續匯集人氣可就不容易了。

最近看到曾位居團購網龍頭的GROUPON,市場營收自2012年6月被GOMAJI超越之後,亟思轉型,新任台灣區執行長楊聖武看中台灣成熟的電子商務市場及雄厚的網購實力,將GROUPON重新定位為「全方位行銷服務」的平台,計畫提供在地商家線上和線下虛實整合的行銷服務,例如自有平台曝光、廣告刊登等;同時導入母集團的精準推薦、個人化配對功能等,還會推出「線上優惠市集」(marketplace for deals),希望滿足消費者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的購物需求,將原有團購的格局擴大;對商家而言,則提供長期銷售通路,不收取上架費或開店費,而是從交易中抽成。這是台灣GROUPON的轉型。

讓我們再往前回溯一些,台灣GROUPON的前身為地圖日記,以結合地圖、上傳照片、寫日記,標誌所在地點、和同區域網友互動等社群分享的應用,成為台知名的社群網站,只是面對無法超用當時國內的龍頭無名小站的用戶數和來勢洶洶的外籍軍團Facebook,社群網站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之餘,地圖日記趁團購風潮欲興起時,順勢轉型成為台灣GROUPON團購網站。回過頭來看這一連串的網路創業、達到顛峰、轉型再出發,目前為止經歷了約六年多的時間,無論是經營模式、服務內容,甚至經營團隊都有很大的變化,然而轉型後是否成功仍需要時間觀察。

再舉個例子,曾經是全美最大的社群網站Myspace,直到2008年被Facebook所取代,為了區隔出差異性,MySpace開始朝影音和遊戲等流行文化的社群應用發展。在新的老闆同時也是知名歌手Justin Timberlake收購後,Myspace正式宣布將轉型為音樂社交網站,目前Myspace 擁有約 5000 萬首的音樂庫,分別來自三大音樂公司、獨立音樂公司以及獨立音樂人的授權。使用者可以在 Myspace 上建立自己的電台,收錄音樂庫中的音樂,向粉絲分享音樂愛好,以及管理自己的音樂專輯等,同時還推出iOS應用程式,可以直接透過手機使用。

在這不斷地推陳出新的網路世界中,當使用者對於服務內容不再感覺新鮮有趣、原有的優勢逐漸被競爭者所取代,或是出現創新應用和技術,這時就該是思考轉型的時刻了,因為不改變的下場,隨時可能被市場所淘汰。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