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沙成塔好給力 群眾募資大小事

記者/蘇安妮


徒有點子,卻沒有資金實現嗎?隨著社群風潮普及,許多群眾募資平台,藉由「團結力量大」的概念,集結網友的小額捐助,為提案者募到實踐創意的第一桶金。至今,此種群眾募資贊助創業者的概念,於國內外已屢有所聞,成功案例成績斐然,募資平台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然而,群眾募資熱潮的續航力與未來發展,許多人則仍持懷疑的態度。


群眾募資源起


群眾募資的概念其實已行之有年,早期的「標會」及算是一種群眾募資。而網路的參與,使此種古老的商業行為再度風行,並將「匯集小額捐款」的核心理念,發揮淋漓盡致。募資平台的誕生,就如群眾募資始祖Artist Share,或是像當紅平台Kickstarter一樣,皆是有感音樂、文藝活動補助不足,銀行借貸困難,因而藉由募資平台的建立,廣招各方熱心贊助。發展至今,平台上的提案內容,已不再局限於文藝產業,而是凡是無法透過傳統方式籌資的新創產業,皆可透過網路募資平台圓夢。



群眾募資運作模式


群眾募資運作模式要角,須由一個「計畫發起人」與眾多的「出資者」組成。提案人將欲實踐的計畫放置於平台上,設定欲募集之金額及等待資金募集之時間,並透過生動的廣告短片,進行計畫的宣傳。又為增加捐款意願,提案者也可訂定回饋機制,如: 贈與贊助者商品或搶先預購上品之權利等等。



在資金處理方面,大多分為Keep-it-all及All-or-nothing兩種做法。All-or-nothing是指當提案無法於募款期限內達至目標金額,提案者將無法得到任何資金。許多大型募資平台如Kickstarter多採取All-or-nothing的方式,其優點是提案者可以藉機觀察產品的市場反應,然而,一旦無法到達標準,之前的準備工作也將歸零。至於其他如 IndieGoGo8-Bit Funding等平台,是採取Keep-it-all的做法,意指即使金額無法到達募資門檻,提案者仍可得到已募得的資金。此種方法雖彌補了All-or-nothing的缺點,但當募得額度與目標差距過大時,提案者仍得用現有資金,硬著頭皮完成計畫。



Kickstarter 引爆募資風潮


炙手可熱的Kickstarter應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募資平台。單於2012年,已有來自177個國家的224萬名網友,成功資助1.8萬件提案,並累計超過3.19億的募得資金。Kickstarter的成功,不僅讓人看見群眾募資的潛力,也正式宣告個人得以「規模化」影響力的時代悄然來臨。



然而,近期NextMarket Insights 的分析師 Michael Wolf 也發現,Kickstarter新發提案數目出現下滑趨勢。因此,在群眾募資平台主要獲利為募得資金抽成的情況下,提案減少是否將影響募資平台未來發展,目前仍尚待觀察。



募資風氣吹進台灣 


雖然群眾募資的概念在台灣接受度及流行度皆不如歐美國家,然而,相繼而出的募資平台,如:FlyingV嘖嘖ZeczecStartBoss等,似乎逐漸帶起台灣群眾募資的風氣。FlyingV創辦人林弘全指出,雖然台灣對群眾募資的熟悉度不高,但他相信,透過頁面設計及便利付款方式,再搭配完善的法律方案,為網友打造良好的使用經驗,未來必能提高用戶的捐助意願。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