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滔滔」不絕的網路原生雜誌的時代來臨了嗎?!

記者/潘姿吟

2000年台灣第一個網路原生報紙「明日報」誕生,在當時,以空前膽識和創新理念,搭配挖角自報紙雜誌的編採陣容,在台灣媒體圈投下一顆震撼彈,但因為當時的網路閱讀族群尚未成熟,加上美國網路泡沫化,隔年就吹熄號燈。不過自此之後「網路原生媒體」的種子卻不斷的地尋找時機茁壯。

從2000年到2012年,這12年期間,網路科技的發展依舊非常蓬勃,甚至進化到行動時代,不過你會發現即使多數的傳統報紙、雜誌順應潮流出了數位版本,內容多數仍是來自於紙本;而每日必看的入口網站新聞,其實都是集結各家電子、平面媒體的報導放在網站上,說穿了內容相同,差別只是載具(或視為通路)的不同,歸因於數位化的媒體獲利模式尚未穩定,線上使用者付費的觀念也仍在建立中,媒體仍在邊走邊觀望的階段。

直到2013年5月「滔客talk.tw」網站舉起了原生主題性線上雜誌的大旗,宣告這次的編輯群是來自各地區的網路使用者,而非傳統媒體的編採人員,目標是替廣大的網路讀者編寫符合線上閱讀架構以及喜好的文章,而讀者可以自由地將喜歡的文章收藏起來,甚至進行客製化編排,再印出成實體雜誌,例如有瘦身+自助旅行需求的人可以編輯一本結合兩者的專屬主題雜誌(這點非常實用,通常一本雜誌裡自己想永久保存的文章可能只有幾頁,除非是撕下來或者掃描,否則一整本保存實在頗佔空間)。

而目前滔客所規劃的數位出版商業模式,是當讀者收藏的文章超過一定上限後,每篇文章會收取3~5元的費用;而未來將開放民眾投稿,只要通過編輯審核架上後,有讀者收藏就會產生利潤,而作者和滔客則對分該文章版稅,如同App Store的銷售模式,比起傳統投稿報章雜誌的固定稿費更有長期效益。也因此這時再度回歸到「Content is King」,內容夠吸引人,才有機會讓讀者付費收藏。

滔客選在2013年上線其實是拜累積了數年的網路閱讀、寫作和分享的習慣,以及行動網路和硬體設備的快速普及。根據資策會2013年5月數位生活大調查結果發現,消費者在收視、遊戲和閱讀行為皆有朝平板電腦裝置遷徙的現象,「行動數位內容」商機大有可為。

雖然滔客網站初試啼聲,評斷未來成功與否尚嫌稍早,不過比起前人(明日報),它確實站在一個較為成熟、穩定發展的時間點上,很有機會成為國內首個成功經營的原生電子雜誌媒體。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