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處理費 電子商務的試用購買標的

特約撰稿/Goris


很多時後我們選擇去實體店鋪購買商品,目的是為了能夠有專業的服務人員解說,或者是說我們可以實際操作,實際試用,我們才更有所依循的去安心的購買我們可能要購買的產品,此外,實體店鋪所能提供更多的除了購物之外的服務,自然也就成為於實體店鋪購買的附加價值。


電子商務的興起,商品上架不再受限於貨櫃大小,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本身如何被看見,如何被找到,也因此,價格的下殺也就成為讓商品於網路上能見度提高的關鍵因素,所以,你總是能看見於網路上販售的各項商品,常常都會有很大的折扣空間,因此,網路商品為了讓自己本身能見度高,大多僅能用價格下殺的方式去達到銷售目的,然而,如此帝惡性循環,也就造成沒折扣消費者就不會想買的尷尬窘境,也就不小心地每天都在做下殺活動。


然而,一些品牌本身有品牌高檔價值,再加上一些實體通路的競價問題,僅管搬到網路上在販售,卻又無法如同一些網路品牌做下殺折扣。大多搬到網路上的販售也就是同樣的商品,同樣的價格,讓你於網路上買的到如此,然而,就像前面所說的,實體店鋪擁有專業的服務人員解說,或者是說我們可以實際操作,實際試用,甚至是除了購物之外的服務的附加價值等。為什麼同樣的價格,我要上網買,卻喪失掉如此多的附加價值?


不過,曾經因為電子商務而誕生的物流處理費概念,直到最近,似乎又重新被拿出來炒作。原因在於特定品牌電子商務的購買上,消費者沒有辦法試用,呒有專業人員的解說,就要消費者花一筆錢去購買產品,其實有些強人所難,但如果消費者去實體店鋪諮詢,當下基本上如果會買也就是會買了,又要如何去導引回到網路上所購買?也因此,電子商務是一個部分,實體店鋪是一個部分,電子商務就用所謂的物流處理費概念,送給消費者試用品,甚至讓消費者自己選試用品,然後僅需負擔物流處理費,就能在家體驗。


對於品牌來說,試用品基本上是向原廠訂購所附贈的trail,目的就是用以做為發給消費者試用以及體驗,讓消費者感受其是否適合自己,然後再進而購買。簡單來說,這樣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也因此,從沒有品牌自己本身將試用品拿來賣,而就是夠過一些標的物的轉換,包括物流處理費的負擔,讓消費者自己就在家裡可以體驗產品,然後真的喜歡了,再進而上網購買。


電子商務主要比價成本很低,只要簡單於google中輸入相關品名,就能很快地找到最便宜的商品,也因此,一些商品販售上的清楚標示,也就成為販售上主要的目的。消費者今天無論是到實體店鋪,又或者是網路購物,其實消費的時候,都是在追求一種滿足和一種划算的感覺。現階段來說,過去電子商務為了做販售濫用了物流處理費這個概念,現在,多數品牌為了經營自己的電子商務,則善用了物流處理費,包括將所有試用品陳列於網頁上,消費者只要負擔物流處理費,就能體驗勾選的產品等,這樣才是物流處理費本身的概念和意義,而非販售一個商品,可能成本就只有10元,但物流處理費需要負擔150元,扣掉物流談到的低成本,去用物流處理費去賺取中間差價,相對來說,就是比較不可取的。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