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精神不死 行動即時通訊依舊讓你聊不停

記者/潘姿吟

在臉書尚未出現的時代,即時通訊軟體幾乎是多數網路使用者必備的工具,甚至成為一種識別,是個人名片上除了電話地址外的另一種聯繫方式,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MSN、SkypeYahoo!即時通,或是QQ帳號,接著,臉書Twitter、的出現,我們幾乎可以隨時隨地透過文字、照片和影像聯繫到一個人或是一群人。

這種習慣也從電腦順勢延伸到智慧型手機上,除了較早進入市場卡位的WhatsApp,擁有大約五億的用戶外,近期LINE、WeChat等用戶數也紛紛破億,進入全新行動即時通訊軟體(Mobile Instant Messenger,MIM)的戰國時代。

話說在升級成智慧手機前,就經常聽到身邊朋友說: 「我傳LINE給你」,現在拿起手機直覺就會看一下有誰LINE給我,真是具有超強黏著性的軟體阿!2011年LINE剛推出時透過網路口碑行銷宣傳外,在2012年初邀請桂綸鎂代言各式貼圖表情的電視廣告,回想MSN上各種生動的表情符號,看到LINE的貼圖就有種莫名的親切感,接著,台灣的LINE用戶數量迅速增加到一千萬人,全球用戶更在2013年1月18日突破一億人,表現搶眼。

不讓LINE專美於前,中國騰訊以七億的QQ使用者作為基本盤,順勢推出行動即時通訊WeChat,同樣大手筆邀請羅志祥和楊丞琳代言,增加知名度,今年初全球註冊用戶更突破3億大關,來勢洶洶。

MIM延續的是社群概念,要成為社群就要先有人群,因此無論採用何種行銷方式,能夠匯集最大人氣,才能讓通訊軟體有進一步發揮的可能性;而當人潮聚集後,下一步又得思考如何黏住使用者、進而發展出適合的商業模式。目前除了Android版WhatsApp第二年開始將採年收費0.99美元方式,多數的通訊軟體仍是提供免費服務,以LINE為例,先是提供貼圖小舖,接著推出與LINE平台串聯的遊戲App,透過遊戲升級和購買寶物等付費機制作為收入,未來以成為手機生活平台(上網的入口軟體)為目標。

相較之下,WeChat微信秉持的是截然不同的經營思維,目前在中國市場推出金流支付服務,用戶以手機掃描商店的QRcode就可享受該商店提供的會員折扣和服務,微信再向消費者收取手續費,或是向商家收取廣告費,由虛擬導向實體消費。

2013年儼然是行動通訊的天下,面對喜好不可測的使用者,誰能最先掌握或者說創造出需求和興趣,也許就會是下一個行動網路世代的新盟主。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