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獨享、共享 用身體橫行網路時代

記者/陳緯倫

狄更斯最有名的那句話: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有是一個黑暗的時代。在多媒體的今天,我們不妨改作:這是一個獨享的年代,也是一個分享的年代。看似不合邏輯,但五光十色的今天,何嘗不是個難以想像的世界。

1.獨享勝過共享
所謂的獨享,指的是可以不需要再跟人共用裝置。還記得三十多年前一家子人圍著黑白電視看球賽嗎?過了三十年,當家裡的電視機不只一台,當家裡的媒體不只是電視機,一人一台桌機也不夠看了。這是一個正在改變的家庭。改變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家庭內部成員出了事,也不是家人變的比較吝嗇小氣,而是因為科技改變了家庭成員的作息,人們比較喜歡隨心所欲使用某些產品。所以蘋果的「i」逐年推出小媒體,全部都是小而美而方便。有人質疑蘋果的iPad、iPhone不能作某些事情,事實上人家的開發策略本來就不是以那些功能為主。

2.回歸身體的本能與自主
以前紅透半邊天的紅白機,操作有線搖桿,到後來無線搖桿的wii,又到現在連裝置都沒有的kinect,人們已經進入一個不需要裝置即可運行的年代了。電腦業的施振榮說,他發現平板電腦熱門之後,許多根本沒用過電腦的老人家,都開始用平板電腦了。原因非常簡單,還有什麼比用一根手指頭操作畫面更簡單的事情呢?降低操作裝置已經是這個時代的趨勢,科技產品使用者也廣納了不會使用裝置的科技邊緣人。至少,老人家不會操作滑鼠,不會點選介面,不會上一步下一步,而現在用一根手指頭,解決了絕大部分的學習。

於是,未來每一個人身上都至少有一種媒體,除了手機,每個人都有一台小筆電或平板電腦,在家裡可能大家不一起看電視了(其實電腦興起之後,小朋友早就不看跟爸媽看電視了),因為人手一台平板電腦,一間客廳各看各的。正如人手一支手機,你會跟人共用手機呢?

3.分享勝過獨享
這是獨享的年代,但也是分享的年代。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blog,都有「自己」的臉書,獨享之餘,也更願意「分享」給其他人。明明也不是很熟的親朋好友,通通拉他做好友;明明互不相識的粉絲,也在粉斯團中看誰最愛偶像。未來的世界,每個人會比今天更擁有一個獨立空間,就像自己的地盤,而每個人會邀請更多人來這個地盤。這不是一個共享的「公共空間」,而是一個總是歡迎光臨的「開放私人空間」。

4.「網路分享空間」勝過「網路公共空間」
所以商機在哪呢?已經不是單純經營社群網站了,只是讓一群人來看看文章發表文章,或逛逛網路商城,看看有啥好貨下單訂貨,而應該是經營與世人無軌接縫的私人空間,每個私人空間有各自的特色,而這些私人空間雀又非常歡迎網友進進出。眾人熙熙攘攘的「網路公共空間」將演化成拜訪「網路分享空間」。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