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遇見數位 圖書館數位化後的迷思

記者/陸佩芝


如果坐在家中就能欣賞到大英圖書館的館藏,那不但不用花費大筆旅行費,更能讓館藏觀賞度更加普及。其實在2008年11月20日歐洲聯盟啟動了歐洲數位圖書館(Europeana)後,近距離觀賞歐洲各圖書館、博物館與檔案館的館藏就只成為彈指之間的事。


American Digital Library Federation曾在1998年提出對數位圖書館的定義:「數位圖書館乃是擁有相關資源(包含軟硬體設備、網路、專業人士…等)以執行下列任務的機構:對數位形式的館藏進行挑選、組織、提供使用、解譯、傳播、保持完整性、長期保存等工作,並使這些數位形式的館藏能為特定讀者群快速且經濟地運用。」所謂的數位圖書館已經不僅止於將圖書館內部書籍資料上線供民眾搜尋,而是將整體圖書館搬移到網路上,只要透過網路就有等同到圖書館的感覺。因此使用者不用親自到圖書館便能進行搜尋、瀏覽、甚至閱讀的動作,而且不用受限於時間和空間。學者J A(Hans)Boon指出傳統圖書館和數位圖書館最大的不同除了瀏覽習慣的改變,還有時間的分配上有所不同。一般人使用傳統圖書館,花在資訊檢索上的時間約70%,在資訊組織、索引、過濾的時間為20%,有效的資訊利用的分析及改寫上占10%,數位圖書館則分別為10%、30%、60%,大大的增近時間使用效率。


現在已有許多企業開始進行圖書館數位化,包含Google微軟雅虎等。美國許多大學也已經將自己的圖書館轉換成數位化。在台灣則有交通大學數位圖書館淡水河溯源數位博物館榮陽數位化圖書館等。然而在數位化的同時,數位圖書館也會面臨許多網際網路都有的共同問題,包含著作權、版權、資訊落差、儲存媒體等。版權一般享有50年,依此規定,如欲將現有的紙本資料轉成數位化,仍有許許多多的資料需先徵求原作者同意,這是個棘手的問題。而且儲存硬體的保存年限也將會是個問題,從磁帶的產生到現在的硬碟、DVD等,其儲存年限最多也長達30年,只有不斷的更新複製,才能永久保有資料,這其中的複製經費又會是另一個龐大的負擔。


另一個人文層次的問題,是人類在數位化後是否會對社會產生迷失感?因為資料數位化後人們只能對著冷冰冰無感情的機器,聞不到書香氣息,感受不到實際的閱讀環境,能實際目睹真品的那份感動也可能不復存在,雖然說能藉由電腦看的到、聽的到,但畢竟缺少了「人情味」與「自然美」。在傳統與數位交替之際,數位化是否就是迷失的開始?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