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魔降臨 網路時代下的免費經濟

記者/李威德


當「低價手機」變成「零元手機」,民眾早已不用花費任何一毛錢,便可買到某樣商品或享受某些服務,然而,這些標榜免付費的商品,究竟代表什麼樣的商業邏輯?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更是不斷推翻現實世界的運作法則,「免費經濟」已成為一個不得不重視的趨勢。


「免費經濟」早已大量出現在現代生活中,甚至成為網路上最主要的一部份。當我們在使用GoogleWikipediaYahoo!、MSN等網路服務的時候,更不需擔憂「使用者付費」的問題,整個網路產業的發展,從軟體、遊戲、音樂新聞、電影到服務,無疑是為「免費經濟」做了最完整的示範。然而,免費不等於沒有獲利機會,在很多情況下,免費甚至是企業積極搶占市場,和顧客建立關係的重要策略,畢竟免費的地方必有人群,有人群就有商機。


免費終究不能是真免費,任何企業縱使不求獲利,也需要有收入來維持生存。網路問世到現在,便試圖要在「產品免費」的大前提之下,找尋獲利方法,其中無法擺脫最基本的經濟邏輯原理。首先,只要能有效地吸引使用者的目光,免費提供網友使用服務,逐漸累積大量用戶規模之後,再開始銷售網路廣告,以廣告業者刊登廣告的費用維持網站業務的運作。例如Google的關鍵字廣告,至今依然是最主要的獲利來源,大部份的Web 2.0新創業者,也都是靠賣廣告與創投資金維持營運。


此外,有些產品在使用上則是成雙成對、環環相扣,例如數位相機與記憶卡、手機與通訊服務等,廠商可讓互補性商品的某個部分免費,再從其他部分賺回來。而企業更可選擇擴展「加值服務」,只針對基本服務提供免費使用,但在關鍵的服務上設下收費門檻,與社群有關的網路服務特別精於此道。以台灣的線上遊戲為例,過往走的是標準的月租費路線,然而近年來隨著競爭加劇,有許多業者開始走向免費使用的策略,目的在於先建立起玩家對遊戲的黏性,再透過販售裝備與寶物的策略,賺取收益,影響所及讓許多玩家養成「非免費不玩」的習慣。


「免費經濟」完全拋開了單純的線性獲利邏輯,將交易放大成更為複雜的網狀關係,企業開始學會不從銷售物本身或使用者的荷包賺錢,而是另出奇招,以異業合作的方式創造更有長遠經濟效益的獲利模式。此外,「免費經濟」更可說是一種「服務經濟」,代表銷售再也不是單一產品導向,而是轉往以網絡式「服務」來思考,消費者使用的是如蛛網般蔓延的整套服務,獲利的來源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節點上,只要業者對消費者的使用行為判斷準確,就有機會創造出同等的價值。


從創新的觀點來看,「免費經濟」無疑是一種創意經濟,一種「破壞式的創新」,打亂了既有的定價與獲利規則,成了另闢藍海的市場區隔策略。當產品與服務的界線開始模糊,價格不再具有區隔性,如何更準確地對應消費者的生活與情感需求,將是「免費經濟」能否奏效的主因。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