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無所不在 成就人類精神寄託新場所

記者/施偉哲

隨著網路的普及與功能的提升,不論是無線或是固網,相較於過往,單位頻寬成本皆不斷下降,再加上網路載具的多樣化,我們在生活中已無法選擇不進入網路空間,只要連上Google就能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網路空間顛覆了既有的物理空間賦予我們的空間觀念,在網路構成的世界中,所謂的地點不能以物理空間的意義明確表達。然而,這個缺乏物質性的空間,卻是如此真實的存在,只要連上了網路,便是到過了「那裡」,甚至是進行過去只有在現實生活中才能作到的「購物」、「交易」等行為。


網路發展了四分之一世界之後,從單純的「資料儲存空間」演變成「互動溝通的空間」,如今,進一步演化成「人類集體的精神平台」,網路可分享、集體參與的特性,儼然成了人們精神希望寄託的「場所」,愈來愈多人傾向於透過網路來展現真實的自我,亦或是記錄、分享個人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從國內的無名小站到國外當紅的Facebook,在在印證了網路是人們寄託精神與希望的場所。網路空間的變化,連帶也牽動著真實社會的變遷,我們已無法由傳統工業社會的概念來理解目前資訊社會的生活世界。


以手機為例,手機剛問世時,一般認為手機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象徵,不過是除了身分證號碼之外,又多了另一組個人專屬的號碼,但後來卻發現不僅只於如此,手機反而成為連接人們的重要產品。綜觀各大電信業者的廣告,皆強調網內與網外的集體思維,手機成為個體與個體之間最有力的連接媒介,成就了另一個網絡社會的發展。


物理空間是由上下四方來加以組織而成,不同方位有其個別的象徵意義與層級畫分。網路空間的形成挑戰了對於空間的一元化物質性構想,網路空間經由符碼及媒介所組織與構成,並且隨著網路科技的不斷進步與提升,網際空間陸續整合了人類溝通的文字、口語與視聽型態,以多媒體的形式展開新的溝通系統與社會空間。流動空間中的使用者,不是以身體全部來行動或來獲得體驗,而是以點觸動作與局部性的「分身」來獲得體驗。是在可見的物質空間以外,另一種多維度的心靈空間存在。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