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軟體產業鏈與獲利模式總體檢

記者/黃信誠

中國最大安全企業瑞星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2005年度計算機病毒疫情&網路安全報告》中顯示瑞星去年截獲的7萬多個病毒中,有9成以上是為了直接“貪財”,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流氓軟體的崛起,顯示“駭客經濟”已經成為越來越嚴重的問題。而且一旦病毒程式從原本的惡作劇導向變為獲利導向時,整個產業鏈將如雪球越滾越大,因此以下將對此新興產業經濟體系進行檢視。

流氓軟體是極典型的駭客經濟例子,目前中國130多個流氓軟體的企業每月最
少可獲利上百萬元人民幣,最多的甚至可達2000萬至3000萬元,而且甚至其中加入了許多正派軟體公司,或與各大網站公司相互勾結,暗許軟體公司將流氓軟體與其他工具軟體摻雜在一起,使用者在安裝這些工具軟體(通常是網路附掛程式)時也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安裝了流氓軟體。

流氓軟體的產業鏈包括了廣告主、廣告代理商、網站公司、共用或工具軟體公司、駭客等各類角色,其結構如下:

由駭客進行流氓軟體產製(原料) -> 由共用軟體或工具軟體製作公司進行加工(生產加工) -> 與各網站合作向其用戶推廣工具軟體 (行銷推廣)-> 廣告代理商向各廣告主推廣業務 (販售營利)
由此可見其整個產業體系已大致完成,未來將可望成為另一種網路廣告刊登的主要通道。

流氓軟件盈利模式則是向廣告商收取廣告費為主,計費方式有二種
第一種是以安裝流氓軟體的用戶數向廣告商收費,也就是以每一個用戶0.05~0.3不等的價格計費。
第二種則是以彈出廣告視窗的次數計費,在用戶端每彈出一千次廣告視窗,廣告主就需付給流氓軟體一定的金額。

這些廣告費用與其他大型入口網站相比便宜許多,加上流氓軟體遊走在法律邊緣,中國目前尚無適合的法律約束,廣告商自然趨之若鶩,也難怪它在中國發展如此興盛。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流氓軟體近來出現了小眾化、精準行銷的概念,也就是它會利用資料挖掘技術判斷用戶的性別、職業、地理位置等個人資料,讓廣告商可以依這些變項選擇所想要接觸的顧客群,也就是若想對年輕女性行銷流行飾品時,可以選擇只在年輕女性的電腦上跳出廣告視窗,如此更能確保每一分廣告費都能花在刀口上,。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