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YouTube 巴士阿叔怎能爆紅

記者/黃巧筑

不知從何時開始,陸續在身旁周遭聽見來自於YouTube使用者分享的著名影音來源,這些源於人們日常生活高度話題性的巧妙影像捕捉,葡萄牙靈異車禍、從世足賽熱潮、到近日的巴士阿叔,然後明天還會有什麼新鮮話題來自於YouTube,而YouTube究竟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成為這樣熱門的一個新興網路名詞?

一如國內無名小站Yahoo!奇摩部落格Yam Blog樂多日誌,以及國外YouTube、Windows Live SpacesFlickr等,部落格在網際網路「慢速、昂貴、低品質」已成為過去式的時候,網路多媒體與高度分享兩相結合,當資源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部落格成為生活娛樂與意見互動的主要場域。

回過頭看YouTube,純粹提供一個平台。初衷是讓家庭生活影音有個放置的虛擬網路空間,在最基本的需求上滿足使用者,申請會員,除單一影片需控制在100MB以及10分中之內,空間使用沒有上限,卻在經過網路各種社群不斷串聯又串聯的情況下,其中託MySpace高流量及Flash應用程式外部連結而間接締造他的成長力道,流量大幅攀升,這些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同時累積豐富資料,高流量與資料累積的兩相循環,於是有現在四倍於Google Video造訪率的YouTube。根據台灣CNET報導顯示,YouTube使用者每天平均新增6萬5千支影片,單日線上影片數則高達1億支。

再把服務機制這個關鍵字拉出來,就和多數部落格類似,它提供了良好的網路串聯模式,可以在經過同意下將任何一位會員的YouTube站收納成為自己的頻道之一,並且開放自由設定影片標籤(Tag),讓使用者輸入關鍵字搜尋字串時能直指特定影片迅速瀏覽,同時提供外部網路連結所需的網址以及html原始碼語法,此外其所詳細明列的影片流覽狀況、五顆星評等、留言、回覆他人的留言等,都直接與間接成為一種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的最大號召力與感染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