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還是明日之星?開放資源模式網路事業的前(錢)途?

記者/黃信誠

開放資源(Open Source)運動的應用目前甚乎有越來越盛的傾向,linuxwikiMIT open course和open access journal的蓬勃發展都顯示此一運動的未來無可限量,班克勒將認為這些行為,是屬於「同儕生產」(Peer Production),這些生產性的行為,既沒有廠商來控管,也沒有金錢的市場誘因,但卻創造了可觀的商品價值,而且甚至還威脅到其他傳統公司,而使用開放資源觀念的新網路媒體的未來前景又是如何呢?

網路新興媒體wiki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顯示傳統的封閉資源媒體,如何在瞬間被一個開放性產品所取代。不像大英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並不謀求任何市場利潤,但卻搶走了大英百科全書的市場,因為wiki是由消費者自行生產產品並無償使用其產品,因此對公司而言生產成本極低,另外,社群往往會自發性進行口碑行銷效果,經由一大群親身體驗過產品的消費者推廣,往往比明星代言更具說服力;最後一項也是它最大的優點,就是結合眾人力量進行修改編撰的媒體往往最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因為大家可依自己的喜好與需要自行建立所需內容產品,這比任何市場調查過的產品還要符合眾人所需,因此對其發展前途可謂是一大助益。

但從「錢」途來看,應用開放資源的新模式卻往往不易,甚至無法獲利,也就是無法以傳統的商品販售價值來獲利,因為它最大的經濟價值在於「產品的應用價值」而不是「商品價值」,開放資源模式本身所產出的產品並無法對使用者收費,wiki也無法向使用內容的使用者收費一樣,就像是過去有許多人發明了音階、節拍、樂器、唱歌的方法,然後將這些技術開放給其他人使用,我們今日才得以享受到許多美妙的歌曲。而其獲利點也是在於如此運用這些基礎技術/產品來提供加值服務。

開放資源模式一般是以「諮詢費」、「客製化服務」、「捐款」來獲利,就像wiki目前也只是以贊助費維持營運,獲利上相當困難,所以它是一種「成名」比「賺錢」容易的模式,不過正如同當初yahoo、google等網站當初只擁有大量使用者而無法獲利一樣,開放資源模式的網路事業也同樣正遇到相同的瓶頸,所以開放資源模式的未來發展一定是朝向各種加值應用,而不是如傳統媒體獨占其內容收取授權費,因此一定要與其他東西結合才有價值,而如何發揮創意,將人們的智慧結晶轉化成另一種可獲利的應用將是開放資源模式網路媒體發展的關鍵。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