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網路 請賜給我神奇的力量!?

記者/高郁婷

要去宜蘭玩,如何找到適合的民宿?想買新的筆記型電腦,茫茫的產品大海該從哪裡下手?畢業季到了,哪裡有適合自己的工作?當我們遇到這些問題的第一個反應大都是:上網找找看。租屋資訊、人力仲介、投資理財,甚至連愛情網路都可以幫你搭起幸福的橋樑。然而,在資訊科技發達的今日,網路真的是無所不能嗎?

利用網路,shopping可以不用出門、在家就可以經營自己的網路商店;利用網路,可以透過電腦收看電視節目、線上下單,甚至可以讓電視不再只是觀看節目的媒介,而成為聰明的數位互動平台;利用網路,可以認識冰島與非洲的朋友,可以看到遠在千里親朋好友的影像,可以為公司省下大把的機票錢;利用網路,每個人都可以是記者、作家、導演、明星,甚至是百科全書的編寫者;利用網路,讓企業運作更有效率,更有許多企業順應網路的發展為自己開拓一塊新的商機天地。

網路的出現,可說比電視造成的影響還巨大,它不但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更讓這個世界每天以其為中心運轉著。正因如此,我們需要認真面對它的有限性。

《明日報》對於許多人而言仍記憶猶新。2000年挾著豐沛的資金與重金挖角而來的300名新聞界菁英,「電腦家庭」PC HOME出版集團與新新聞領軍籌辦台灣第一份網路原生報紙–《明日報》。然隔年就吹起了熄燈號。創辦人詹宏志認為他對網路環境成熟時機的判斷,以及動用超過其能動用的資源來啟動《明日報》的規格,是關門之因。的確,當時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尚未在網路世界中建全,明日報免費提供資訊內容,只依靠廣告收入支撐龐大的內容產製中心,這樣的經營模式最後導致了無錢可燒關門大吉的命運。

《明日報》的故事啟示了,網路原生性媒體需要找到適合的運作模式以永續經營,並且也驗證了網路並非萬能,還需使用者/經營者的智慧使其發揮所長,才能互利互惠。

網路世界中最特別的就是使用者可以「匿名」的方式在此活躍,而此特性也最為人所議論。現實生活中,若有難以向人啟齒的問題或是無法坦白表達的意見,網站討論版、BBS、blog等都提供了暢通的抒發與查詢管道。但是,有人卻藉此大放厥詞,或散佈不實謠言或進行人身攻擊,由於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也使得「消息」散播得相當迅速,因此而引發道德爭議或官司的例子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另外,關於公司監控員工電子郵件的隱私爭議,各企業主與員工的角力賽也仍在進行當中。

「火星文」也是順應著網路熱潮發展出來的「網路原生文字」。隨著之前文言文與白話文的爭議,「火星文」亦成為學界及教育界討論的焦點,就連小學生的「白癡造句」現象也讓網路成為眾矢之的。兒童與青少年漫遊在網路五花八門的世界,他們吸收資訊的速度之快、範圍之廣甚至令成人自嘆不如,然更有許多網路色情、暴力與隱私陷阱等著他們跳進去,此為家庭、學校與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能的超人也有弱點與無法企及的事情。當我們在大力讚揚網路的神奇力量,並且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利用它來創造更多的力量與財富,別忘了提醒自己,老祖宗的話是有其存在價值的。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