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智慧財產,能典藏嗎?

記者/蔡明孝

隨著數位科技發展之迅速,想要將網路上的一篇文章、一張圖片、一段影片甚至是具有價值或機密性的資料下載或是擷取下來,都已不是困難的事情。但是否這就代表我們得要忽視這樣的情形繼續存在下去呢?!但是除了資料被竊取的相關問題之外,因為數位典藏內容最重要就是要為產業加值與應用,所以智慧財產權才是其中最重要的議題,誰該擁有數位典藏資料庫的著作權?著作權歸屬問題,授權的問題等等,是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

遠流出版社王總經理義田表示,智慧財產權經營近年來遭遇到三個重要的衝擊,第一是數位化時代的影響,這其中包含原創作者與投資進行數位化工作者之間的權利義務範圍的釐清,整合性平台與跨載媒體的發展和應用,以及複製十分容易的問題等等,第二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其中包含跨產業的加值應用使智慧財產權的經營更加多元化,增添不少想像空間,但是這背後產生權力的歸屬問題該如何處理呢?第三是國際化帶來的影響,包含跨文字、跨國的授權問題,各國對於智慧財產權的法律與慣例又不盡相同.更增加保護的困難度。

國內目前有許多方面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技術正在研發當中,為了就是降低智慧財產權經營的衝擊與困境,技術包括:加密技術、條件存取機制、數位浮水印、數位指紋及數位著作權管理機制等技術,這些技術都有其範疇與限制,必須加以整合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進而防止或嚇阻使用者在有意或無意間進行非法的散佈。

話說回來,智慧財產權固然重要,但是對於整體市場結構的發展而言,還是有些爭議存在。舉例來看,近來數位內容的相關服務日趨熱門,許多新興的數位產業因應而生,其中最為成功的就是音樂產業,以 Apple 的 iTunes 音樂商店為例,在合法音樂下載服務市場上建立的創新經營模式。從iTunes 下載的數位音樂檔案都受 Apple 的 FairPlay 防拷技術保護,不過這項技術沒有公開給其他軟硬體廠商,因此只能在 Apple 的 iPod 上面播放,看起來Apple是想要獨占整個市場。所以要兼顧消費者的期望與需求,並在自由與限制的兩端中找尋平衡點。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