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發展與新創事業商業模式的演進

特約撰稿/楊舜慧


就產業發展歷程觀察指出,台灣經歷了
1950年代的第一次進口替代時期,此時期以發展勞力密集、進口替代的輕工業為主。蔡宏明(2004)和張庭庭(2001)認為,台灣此時期脫離農業進入工業時代,初期以食品加工開始,形成了糖、茶、鳳梨及香茅油等農副產品加工業,而後化工、紡織、製鞋等製造業開始勃興,以水泥、玻璃、木製品、造紙、化肥、紡織、食油、麵粉、塑膠原料及製品、人造纖維、自行車、縫紉機和家用電器等進口替代工業。 


1960
年代是第一次出口擴張時期,以輕工業為主,藉由低廉工資的國際比較利益,迅速打開海外市場(蔡宏明,2004)。在1960年代,是傳統製造業時代,企業追求量化的規模經濟,此時期的企業經營的本質為勞力密集,重視生產導向,經營元素的特徵必須是「大」:大量勞力、大量機器、大筆土地、大量資本,此時期的代表企業是:1954年王永慶創立台塑(張庭庭,2001;謝宛蓉;2005) 


1970
年代以發展重化工業為主的第二次進口替代和出口擴張時期,推動重化工業及機械、資訊、電子等策略性工業之發展(蔡宏明,2004)。在1970年代,政府大力支持高科技的產業的擴張與發展,有別於以往依賴加工製造低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模式(瞿宛文、安士敦,2003),此時期的企業經營的本質轉向技術密集,重視品質導向,但是經營元素依舊是勞動力、機器、土地、資本,此時期的代表企業是1974年郭台銘創立鴻海、1976年施振榮創立宏碁(張庭庭,2001;謝宛蓉;2005) 


1980
年代的策略性工業發展時期(依據市場潛力大、產業關聯性大、技術層次高、附加價值高、污染程度低、能源依存度低等六大原則,提出十大新興工業與八大關鍵工業技術),而逐漸邁向知識經濟時代(蔡宏明,2004)。在1980年代中期,在新產品的技術知識創新、商業化的生產、學習型公司的密集網路、高科技製造廠的大量交易等幾個重要指標上,呈現出台灣的經濟發展已經邁入知識經濟的發展階段(瞿宛文、安士敦,2003)。 

在台灣經濟轉型過程中,製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尤其明顯。198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台幣升值、土地與勞動成本上揚等國內經營環境轉變,勞力密集產業迅速外移,製造業結構亦有明顯變化。1980年代,台灣的產業發展呈現資訊工業已經發展到鼎盛時期,服務業快速崛起,金融業也如欲後春筍冒出,此時期創業的風潮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此波創業主要是爭取客戶的認同,所以品牌形象的建立、產品與服務之包裝、服務的品質都是競爭關鍵,此時期的企業經營的本質為行銷密集,重視品牌導向,經營元素是資金、品牌與人才,此時期的代表企業是:1978年徐重仁創立統一超商、1988年張明正創立趨勢科技(張庭庭,2001;謝宛蓉;2005) 

1990年代,網際網路蓬勃興起,由數位科技主導,以知識創造、流通、蓄積、擴散為本質的知識經濟來勢洶洶。與傳統的工業經濟時代不同,物質資源不再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生產要素(張庭庭,2001),知識經濟時代所依賴的資源是具有共有

性、可傳播性、時效性、無限性、增質性的知識,而且知識的使用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消耗性(張庭庭,
2001;馬豔、楊小勇、鞏曉鶯,2003)。因此,網路科技的首波創業者多以開發新技術、新功能或軟體為主,速度:創意產生的速度、新產品上市的速度、交貨的速度、企業整體應變調整的速度,客製化的服務成為競爭關鍵,此時期的企業經營的本質為知識密集,重視個性導向,經營元素是集資力、經營團隊、創意、速度、科技應用,此時期的代表企業是:1995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