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無能II:破解之道

記者/蘇登呼

筆者先前指出「專業的無能」對組織與個人可能的危害。究竟專業的無能有沒有破解方法?有的。不過,它需要一些有意識且刻意的作為。

刻意接觸「新事物」

Nike幾年前曾推出「瑜珈鞋」,引起市場的好奇與討論。催生瑜珈鞋的是Nike女性鞋類設計總監Martin Lotti。Lotti經常到各地旅遊,尋找靈感。家具設計、建築物、當地人的穿著等,他都看,但就是刻意不看鞋子。旅行結束,Lotti會把途中所看、所知與所思,轉化到鞋子設計上,且常有出人意表的作品。

Lotti這種刻意走出日常生活的圈子、刻意不看熟悉的事物(鞋子),以讓腦袋接受新刺激的作法,是破解方法的第一種。然而,外在環境與事物雖可給人刺激,但刺激若真要影響人的思想與作為,還需要人自己願意檢視自己的習性及心智模式(假設、想法及價值觀)。否則,看是看了,聽是聽了,接觸是接觸了,但心智模式仍如如不動,專業的無能困境依舊。因此,我們需要反思的能力,尤其是行動中的反思。

行動中的反思

行動中的反思,是鑽研專業的無能甚深的Chris Argyris與Donald Schon提出的解法。人們一邊行動,一邊自我反省:事情真的像我假設的這樣嗎?我是不是對人事物太快下結論了?為什麼我老是防衛某人,不想聽他的意見?是不是有更好的作法,只是我害怕失敗或不熟悉而不敢做?…。

有時,我們的思維會一下子從觀察就跳到概括性的結論,但實情並非如此。有時,我們內心對人事物分明有不同的聲音,但不會說出來,可是這些聲音會影響我們的言行。行動中的反思可以協助我們「多看一眼」跟我們既有想法不同的人事物,而不會立即防衛與排斥,也讓我們更能察覺自己心智模式如何形成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行動。一旦察覺,自然就較容易避免心智模式的僵化。

有系統地拋棄;注意「意外的失敗」與「意外的成功」

此外,我們也可以向彼得.杜拉克取經。杜拉克建議組織管理者應「定期」對產品、服務、流程、市場、通路到客戶,逐一檢視其存在的價值,認真地問自己:「如果一切歸零,現在可以重來一遍,我們還會這樣做嗎?」這就是「有系統地拋棄」。杜拉克也叮嚀人們「意外的失敗」與「意外的成功」中,其實蘊含創新及學習的寶藏。之所以會是「意外」,表示自己原本的假設與認知可能出了問題,此時是省思與改善自己心智模式的最好時機。

已故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曾說:「即使鑰匙(科學)會開啟地獄之門,但它仍可開啟天堂!科學的價值仍不容否定。」專業,也是如此。專業人才,可幫組織獲得好績效;專業技能,可給個人帶來好表現與聲譽。但是,專業若沒有被妥善管理,則有可能「聰明反被聰明誤」,導致心智模式僵化而無法創新及學習。只要組織或個人,願意有意識地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與行為,能夠放開心胸多向跟自己不同的人事物學習,那麼,避免專業的無能,應非難事。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