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通路購物型態一個樣?

記者/許梅鈺

台灣不論是39%網際網路或是86%有線電視之普及率,都列居世界前幾名,也造就了台灣虛擬通路逐漸蓬勃的發展趨勢,尤其近年來,網路購物經過2000年泡沫化後漸漸回溫,而電視購物經由東森集團積極經營後,也呈現更豐富化的展現,以下將針對目前台灣較為熱門的虛擬通路購物方式一探其經營模式的異同。

首先針對虛擬通路之特性,可以說是將虛擬化供需鏈的中間層級,過去在傳統通路鋪貨上可能要經過大盤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通路,無形之中增加產品成本,另外,虛擬通路也減少實體店面的固定成本,消費者只需要透過螢幕即可選購產品,就消費者與產品的接觸度而言,虛擬通路更為廣泛且深入,整體而言,虛擬通路可以幫助企業減少促銷成本、接單成本、觸及消費者成本和倉儲成本。

另外就不不同之處,以台灣目前東森電視購物和網路購物比較來看,電視購物的消費者只需要以身分證號碼即可作為購買憑證,並且提供12期零利率分期付款服務,透過物流宅配系統,提高商品的週轉率,並且相較於網路39%的普及率,有線電視的86%的普及率更為廣泛,而電視影像媒介特性,結合電視製作作業方式,使得電視購物業者可以更為積極的呈現與介紹產品,以電話為互動管道,可以說是及時性的購物型態,若再結合網路和郵購等媒介經營,更可以增加虛擬通路購物之多元化選擇。

在網路購物方面的優勢在於,透過網際網路消費者可以蒐集到更多產品的相關資訊,搜尋商品資訊方便易於上手,由於其非線性的媒介特性,消費者可以更為主動和自由運用;結合便利商店等物流系統,取貨方便且可貨到付費,而在進入門檻方面較電視購物為低,電視購物需要電視製作的成本與頻道成本,且須受到傳播相關法令之規範,而網路只需要完整的網頁介面和相關服務系統即可,在法令規範上較電視購物為小,而對於實體店家而言是較為容易發展的虛擬通路型態,另一方面網路購物之競爭也較為激烈,茫茫網海中如何獲得利基便是網路商店的重要問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