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線上音樂

記者/莊易達

筆者本身是名窮學生,在每月自力更生不向家裡拿錢的情形之下,往往只能省吃儉用過日子,而音樂卻又離不開筆者苦悶的人生。在Napster出現後,下載線上音樂,似乎變成了窮學生魚與熊掌兼得的新管道。

線上音樂戰火燒起,Sony,
Universal, Warner
AOL,
EMI, BMG這世界五大龍頭唱片公司已在前些日子裡,形成兩大對壘的趨勢。其一是以Sony &
Universal共組的PressPlay這家公司,加入他們的還有Microsoft的msn以及Yahoo。主要是研發技術與經營下載網站,此系統主要使用的是MP3研發的軟體。另一大系統則是成立了MusicNet的BMG與Warner
AOL,以及RealNetwork,毋庸置疑,他們使用的當然是RealNetwork自家提供的軟體,而EMI公司呢,則一次參與了兩大體系。

不過,某家小公司(或者可稱個人工作室)的出現卻讓這些大唱片公司只做了個短暫的春夢,那就是以研發出檔案交換系統(file-swapping)的Napster,雖然後來因為美國聯邦法院的判決而終止了其營運的命運,然而由於線上下載音樂可以為網站帶來可觀的流量,因此上述新興網站業者開始與唱片公司合作,將音樂數位化而允許消費者付費下載。而Napster在合法化之後捲土重來,再加上其他家防不勝防的幾家比Napster制度更嚴謹、更具組織力的小公司,也以其他的分享形式出現於市場上,讓幾大唱片公司氣得跳腳,也讓線上音樂再度成為新議題。

其實所謂的線上音樂,起因於一種稱為MP3的東西。而什麼又是MP3呢?簡單地說,MP3就是就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1, audio layer 3,簡稱MP3,是種把CD中的音軌track壓縮成電腦純聲音檔wav的技術,是由德國一家研究機構所發展出來的。MP3壓縮比例可達1:10 至 1:12,以音樂CD來說,一分鐘音樂要10MB的儲存容量,MP3只需1MB。當MP3
出現時,開始有人將買來的CD轉成MP3,放到網站上供人下載,加上CD燒錄器和MP3播放裝置的出現,上網取得音樂資源變得十分便利,雖然音質沒有CD來得好,卻因其便利性,成為傳播流行歌曲的新管道。

線上音樂下載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整個音樂界,還包括其他的網路或是科技公司,都得在這個新趨勢、新潮流下,不斷去重新思考與定位,新的音樂販售方式,進而想到如何再去分食線上音樂市場大餅。其實線上下載音樂,提供消費者選擇自己所喜愛音樂的權力,這是一股無法抵擋的趨勢,筆者認為既然有這麼好的分享管道與機制,大可讓音樂免費分享出去,拉高歌手及歌曲知名度,再以演唱會等附屬商品讓消費者心甘情願掏出腰包付費,讀者朋友,你說是吧。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