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上網能否普及 應用現況一窺究竟

記者/蔡容寧

隨著數位通訊技術以及資訊科技的進步,電信服務業者在行動通訊市場已從最基本的用戶數之爭轉變成各種加值服務之爭─在語音市場漸趨飽和的情況下積極另闢戰場轉而開發各項週邊加值服務,朝向數據、視訊、多媒體通訊、網路等多元化方向發展,希望藉著數位行動服務刺激行動通訊市場的再成長。而與電信服務業者脣齒相依的手機業者也在市場成長趨緩、漸臻飽和的情況下,積極尋求刺激換機市場的方式,與電信業者不約而同的是各業者一致採取加強內容服務的策略,希望能藉此為手機產品帶來更多的加值服務。

根據IDC的研究報告,2001年全球行動和無線服務市場營收金額約為30億美元,成長率達138.3%,IDC預估2006年時行動和無線服務市場規模將達304億美元,複合成長率為58.5%。從這項報告中行動上網看似前景大好,然而根據Jupiter Media Metrix的資料顯示,2000年美國利用手機使用無線數據服務的比例低於0.1%,2001年也僅有約7%的用戶曾試過行動購物,如此低的使用比例不禁讓人對「勢在必行」的行動商務的未來發展憂心;而國內的行動上網情形也呼應著美國的窘態,近年來儘管系統業者對行動上網極力宣傳,但使用人數卻遲遲未見大幅上升,究竟行動上網在可見的未來是否能如預期地普及?

電信市場競爭激烈,為爭取新顧客,業者逐年調降行動通信費率,在語音市場營收減少的情況下如何開拓新財源成為業者當務之急,然而祭出的法寶不論是WAP或GPRS都雷聲大雨點小,叫好不叫座,這是由於目前行動電話系統雖已具連結網際網路的功能,但因頻寬小、行動電 話的 CPU
運算能力、記憶體、顯示螢幕等也較電腦小,因此在應用上受到相當大限制,無法滿足人們隨時、隨處甚至行動中享受網際網路服務的需求。至於領先群雄率先推出3G服務的日本NTT
DoCoMo,由於日本消費者似乎不會使用3G服務進行線上遊戲、視訊會議或交換音樂檔案,因此雖然使用手機上網的概念雖然十分熱門,卻很難獲得全面成功
3G的前景速乎到目前為止仍太過遙遠模糊且普遍不被看好。

正當WAP、GPRS、3G疲軟地前仆後繼之時,被視為救世主的日本i-Mode以黑馬之姿竄起,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新星,近年來日本i-Mode傳奇的襲捲全球連帶帶動了行動上網(Mobile Internet)風潮,行動商務(Mobile Commerce)一躍成為電信業者增加來源的要角,同時也是企業著眼的商機所在。然而行動上網市場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在日本成功,一般認為這是因為在日本個人電腦的普及率不高,大部分人與網際網路的第一次接觸是來自於行動上網,無與行動上網比較的對象,接受度自然高而GSM
的世界中,在接觸行動上網之前幾乎人人都享受過有線網際網路的便利,兩相比較之下WAP
不論在速度或內容豐富度上自然難為胃口已被養刁的消費者所接受。
然而自從大眾電信引進日本PHS
系統並搭配大螢幕日式手機推展行動上網後,開台至今雖通訊範圍僅限於台北
桃園新竹地區,用戶卻迅速累積至超過35萬,其中六成用戶曾使用過行動上網服務三成用戶每個月至少上網一次加上大眾電信致力於具個人特色的區隔性服務,不僅資料高速傳輸,更提供發燒中的線上遊戲,如讓人身歷其境的賽車競賽、釣魚大賽等,贏得年輕用戶廣大的歡迎,讓行動上網收入一舉攻佔大眾電信整體營收的10%
,PHS漂亮的一仗似乎暗示著行動上網在台灣仍是大有可為。

根據資策會2002趨勢報告,2003年行動上網主要將應用在個人化資訊、娛樂與GPS三項主要服務,其中娛樂項目隨著由Sun主導的Java平台J2ME興起,行動遊戲市場與電玩產品進行結合,發展潛力十足,顯見豐富且多元化的內容無疑是刺激消費者大量使用行動上網的重要關鍵因素,行動數據服務業者必須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夠獲得成功,例如世足賽之際NTT所推出的貝克漢圖片下載便成為千萬球迷的最愛,而漫畫書主角的圖案更是日本消費者不變的風靡對象,此外電子郵件與加強簡訊服務也是推動行動上網蓬勃發展的重要方向。

行動上網是科技發展的必要趨勢,這樣的共識不論政府、手機業者、電信服務業者、內容服務業者都有然而這些利益相依的團體如何合作將之推展至廣大的消費者,成為消費者生活中的一部份,不論在技術上、內容上、行銷上,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