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電視開播獲利模式在哪裡?

記者/李明潓

繼去年12月27日在北部地區開播之後,數位廣播電視更於今年5月31日,利用世足賽的契機,進一步完成對台灣西部地區包含近80%人口的開播新紀元,此舉不只帶動家電、電視台、PC及周邊、軟體、數位內容、及多媒體等產業1,000億元以上的龐大商機,也象徵我國數位電視產業的起飛。而國內現有的五家無線電視台在類比轉數位之後,頻道數最高將達廿五個,有線電視更可以達到六百多個頻道。這其中隱含了龐大的營運商機,以及數百萬台接收機(STB)的潛在消費市場。面對如此誘人的未來,業者卻十分憂慮,數位電視至今並未出現明確的商業模式,足以吸引業者在獲利的考量下義無反顧的投入,消費者也因此將裹足不前。無線電視台為了執行政策,也只得將先期機會建構在行動接收上。

數位電視在國際間已有近兩年的陸續開播與市場測試,但是,國外的數位電視業者至今仍未尋覓到一個明確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明顯的例子包括:第一個開播數位電視的英國電視台ITV
Digital

乃因為消費者接收度不高,及電視台補貼接收機的金額太高(一百二十英鎊),已至於廣告收入無法對龐大的支出帶來正面助益,終使其面臨停擺的命運。
而去年二月開播的新加坡行動電視,也因為硬體設備及營運費用等大量金額的投資,及廣告主的興趣缺缺,使其目前亦面臨捉襟見肘的窘境,為此,新加坡預計要三年才能夠達到損平的程度。

數位電視開播未來付費收視將是一項重要的收益來源,不過先行開播的國家,則多體認到要消費者從免費收視轉到付費收視的門檻極高,此外,互動的營運模式,也面臨了網際網路的挑戰,國外業者對於是否能夠勝出並沒有具體的把握。電視學會祕書長陳月卿即表示,台灣數位電視的環境也面臨和國際上同樣的問題,即是欠缺一個商業模式。雖然未來有線及無線電視在轉到數位環境之後,頻道數將大幅增加,但是,在服務內容不明確,而且目前標準畫質(SDTV)與傳統電視的差異有限,都對消費者選擇數位電視的意願有負面的影響。陳月卿還表示,站在無線電視台的角度,行動接收是立即可見的好處,行車速度在一百三十公里以下的收視狀況都十分理想,也希望能夠先由這項差異化的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初期需求。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