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鴻溝如何弭平–高爾與小布希之爭

記者/陳詩蘋

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在美國時間十一月七日揭曉,民主黨高爾和共和黨的小布希在民調平分秋色的情況之下,誰也難預料今天將出現哪一位新任的美國總統。在科技界,與柯林頓政府管道暢通無礙的惠普蘋果電腦公司決定支持高爾。昇陽思科美國線上則因為小布希不主張政府在網際網路設限,及反對對網路銷售課徵營業稅的政策,而力挺小布希。

對於資訊鴻溝的存在,兩位候選人都有相當程度的認知,然而在面對商業與社會兩大勢力的抗衡之下,對此棘手問題,兩大黨的立場也涇渭分明。小布希認為政府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應該降低稅率,把錢還給人民,讓人民去決定如何使用網路,也就是讓市場機制來調節資訊的不平等,他也相信企業界會對此問題作出努力。民主黨的高爾則承襲柯林頓政府的立場,主張在商業的力量之外,政府應該對弱勢族群作出補助等等努力。

主張由市場來解決資訊鴻溝問題的一方認為市場過程是中立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去集結許多個人喜好。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契約之所以有效力,是因為在立約的過程中,雙方充份的溝通,這份契約中反應了所有當事者的意願。從政治的觀點而言,則認為在市場運作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表達個人的喜好,最後再由系統管理者去集合所有使用者的喜好。

然而筆者認為假設中立的自由市場競爭卻並非是使用者之間協議的結果,而是標準化的。標準化契約在網路世界中大行其道,是因為它可以減少雙方交易的成本,但這樣的契約卻很少有消費者去讀,也鮮少有人去了解,經濟上契約是雙方同意的這個前題卻很少有人重視。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如果使用者不了解他們選擇的結果,那制定契約便不能說是反映他們的自由意志。而且在這個市場中資訊是不對稱的,資訊提供者擁有較大的優勢,可以先評估契約上的效益和風險。而「自由競爭」之下的市場也沒能反應出資訊使用者的集體意願,反而是去定義了、塑造了他們的喜好。消費者只能消費資訊提供者提供給他們的商品,資訊提供者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去形塑消費者的需求。

或許樂觀派的看法認為網路可以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權,因為產品的資訊更豐富、價格更可以比較,然而事實是資訊市場被標準的契約所主導,產生比較低的競爭性,使消費者更難在選擇之前去接近他們所想接近的產品。因為許多的資訊產品並沒有替代品,資訊提供者會擁有比較大的權力,而相對的,消費者就處於協議弱勢的一方。

在大選前夕,財星雜誌對全美前五十大高科技公司的主管進行了一項民調,結果高爾所獲的支持率以五三%遙遙領先小布希的三0%。主持這項民調的專家馬泰爾說:「在對高科技業主管做民調的十三年來,這是共和黨候選人頭一次敗陣。」雖然有許多因素決定了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但這項結果是否意味著高科技公司對高爾資訊政策的支持?還需要長期的觀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