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難降低-B2C電子商務者的切身之痛

記者/林志峰

對於消費者而言,在線上下單購物之後,通常最想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什麼時候可以收到訂購的商品?」而網站是否能夠準時將商品送至客戶手中,往往會是客戶對於線上交易滿意與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若要能將商品快速送達,代表的往往是更高的成本。目前,B2C商務網站在物流的處理上,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由網站負責送貨

網站向廠商進貨,當消費者下訂單後,再透過快遞、貨運、或是郵寄方式將商品寄送至消費者的手中。若網站沒有預留的存貨,消費者要等待的時間將會是廠商送貨至網站及網站送貨至消費者兩段時間的加總。國內大部分的線上購物網站,如「博客來網路書店」等,都是這種類型。

二、由廠商負責送貨

消費者在線上下單後,網站將相關資訊直接傳送給商品供應商,商品將直接由廠商處出貨,可省下由廠商端至網站端的運送時間。像是「酷必得」主要就是採用這種方式。也許讀者們會問「貨運或快遞、不過就是區區幾十元的成本,而且有的網站還會另外加收運費,這會是網站不賺錢的原因嗎?」其實,真正的成本不只是郵資,像是庫存管理、商品包裝…等工作,都是看不見的成本。而在廠商送貨的部分,當國內電子商務交易量還沒有達到規模經濟的臨界點時,B2C的網站必須花費許多人力與時間去跟廠商聯繫(因為大部分廠商還沒上網,只能用電話、傳真的方式來土法煉綱),進行像是訂單確認等工作,有時就是為了一筆訂單,所有的訂購流程還是必須從頭來過,類似此種成本不可謂不低。

三、由消費者自取

消費者在線上下單後,自行至網站的提貨點取貨。又可以分為兩種。其一是至網站自行成立的提貨點取貨,以販售手機為主的「安瑟數位」、「摩比家」都提供了這種方式。會員到場付現提貨,可享有較直接線上刷卡購買還要便宜的優惠價格。筆者個人認為這與線上購物的精神略有扞格。另外一種就是線上下單,便利商店取貨。消費者可以從網站上點選自家附近的便利商店,在線上下單後隔日至現場取貨、付現。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可解除其線上刷卡的疑慮,而且送貨至便利商店不怕白天家中沒人收貨,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

與便利商店的結盟,對於網站的知名度及營業額的增加,應會有所助益。但營業額增加是否等於利潤的增加呢? 我想答案是「不一定 !便利商店一般來說會收取一定的處理費及傭金,單單這個部分的費用甚至就比原本自行寄送商品的郵資還高。而要配合便利商店規定進行商品包裝,會有額外的成本。而廠商還必須自行將商品送至便利商店所指定的物流中心,又是一筆另外的支出。有點像是一頭羊被剝了三次皮…

目前線上主要販售的商品為3C產品、票券、書籍、CD等,多為單價不高、利潤又偏低的商品。唯有國內電子商務市場更趨成熟,線上銷售營業額達到經濟規模時,才有真正獲利的可能性。但是,當供應商(如:IBMHP…等)、實體通路商(如:7-11自家成立的統一數網…等)紛紛揮軍進入網路戰場,這些沒有實體世界資源作後盾的網路商店,又會有多少勝算? 我想,真正能夠存活下來的,除了本身在網路世界已佔有獨特利基的商家之外,就屬能在實體世界找到合作夥伴的網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