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以人為本由『數位達爾文主義』談起

記者/趙培華

達爾文在1859年針對了整個生態體系提出了關於物種演化的理論,當時他描繪出了一個以食物與資源競爭為主的「適者生存」世界,在其中物種必須隨時去適應持續變動的環境,有機體也得不斷地發展出新的技能與特性,才能免於遭到滅絕或淘汰的命運。『數位達爾文主義』一書的作者Schwartz認為這樣的概念正恰好適用於現今競爭激烈、且變化快速的的網路世界中,因為在所有人都想搶食一杯羹的情況下,網路世界已表現出殘酷的市場力量,所以必須發展出新的生存策略與獲利模式才能取得生存,對此他提出了幾個值得學習的觀念供有意跨入、或已經進入電子商務世界的讀者們作為參考的依據,巧合的是這幾個觀念都正好是以消費者(網路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似乎告訴著我們成功關鍵就在於真正瞭解「人」的需求。

像書中所提到的「動態彈性定價」與「客製化的網路生產」兩個概念,就完全顛覆了以往根植於我們心中的傳統商業模式觀念,「動態彈性定價」意旨在電子商務世界中,價格不僅僅可以隨購買的時點發生的時間、地點而變動,還可以因人、因購買頻率而異,隨時根據供給、需求和競爭的情況來調整價格,作者並舉了標價公司(Priceonline的「買方驅動式商務」成功模式,以及當紅的拍賣網站等例,指出在網路世界中因為技術的提升轉變,使得近兩個世紀中所衍生出的商品均由買方定價的模式有了巨大的改變,買賣雙方的權力關係已經扭轉,決定商品價值的權力最終仍回歸到消費者的手上。

至於「客製化的網路生產」則是指,製造業者應該不再只是先把商品做出來,讓顧客看看是否合自己的意、想不想購買,而是應善用網路特性讓顧客設計自己決定購買的東西,然後再著手製作。以近十年來股價成長了近三萬倍的戴爾電腦公司為例,戴爾在接到了顧客的訂單之後,並非直接把一台組裝好的電腦直接售出,而是根據顧客的需求來組裝一台客製化的電腦,而且戴爾成功地發揮了「以資訊代替庫存」的觀念,在戴爾的工廠中組裝工作線的起始點,排列了各種電腦零件的貨櫃,但這些貨櫃中的零件在準備裝進某項電腦系統之前,戴爾並不擁有它們,它們仍是供應商的庫存,換句話說,戴爾唯有針對使用到的零件才付款。

另外,書中提到的建立金字招牌、聯屬網路行銷、營收最大化的價值配套等等觀念,也都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作者就以每個人常會遇到的購買日用雜貨問題來切入,比較豌豆夾(peapod網路雜貨公司(NetGrocer.
Inc.
速達(streamline這三家線上銷售生鮮蔬果或日用雜貨的公司,他認為前兩者之所以不如速達公司成功的原因,在於他們雖然標榜幫助人們處理購買日常用品的瑣事,卻都忽略了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與心理因素,使得它們的服務並沒有辦法真正地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作者認為對於大部分的網路人口來說,真正的金字招牌應是屬於可以完整解答,可以協助人們有效安排時間、促使生活更加簡便的廠商。

所以單單只是在網路上提供最低的售價,並且成為產品和服務的最有效率的供應商,顯然還不足以在競爭激烈的網路環境下生存,唯一脫穎而出之道,乃是設身處地去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思考什麼樣的服務才能解決一些已經困擾消費者已久、但多數人可能卻不自覺的問題,並運用網路特性將多種資訊加以搭配組裝、創造出嶄新的附加價值,從而成功的將單純的交易轉化為與使用者互動的服務,這種針對個人經驗下手的作法,才是競爭者所無法輕易抄襲的。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