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報業」經營「新聞網站」的利基與隱憂…

記者/李宜玲

國內綜合新聞網站長期以來是以傳統媒體所經營者為領導品牌者,尤其是傳統報業,如:早期的中時電子報,甚至是去年九月才開始的聯合新聞網,都能在短期之內,憑著挪用其平面媒體所擁有的豐富新聞內容,輕而易舉的將其在平面媒體所具有的領導優勢延伸至網路世界裡;遲至去年PC
Home集團和新新聞雜誌宣布將合辦一份網路原生報,徵聘千名網路記者後,所謂「網路原生報」的概念才廣泛的受到注意,並直接挑戰了這些報業集團所經營的新聞網站裡的新聞服務概念,大家開始在問:到底網路該提供什麼樣的新聞?到底是網路原生報或者傳統媒體能贏得最後的勝利呢?

面對這樣的問題,傳統報紙或許可以洋洋得意其擁有的廣大編制,遍佈各地的一兩千名記者、記者每天所能發出的豐厚稿源,以及記者長年累積所擁有的人脈,這些豈是一個新的原生報可以比得過的!沒錯,從某一方面來說,這的確是項豐厚的資源,這也是當初中時、聯合得以輕易打進市場,至目前為止仍穩居市場領導者的主因,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些資深傳統報業記者卻也可能是其包袱,試想,我們所需要的網路新聞到底是什麼?報紙上深入、長篇的新聞適合在網路上閱讀嗎?在目前上網仍然大部分倚賴個人電腦撥接,而上網速度慢、費率高的情況下,和報紙同樣的新聞內容,消費者或許會寧願在報紙上閱讀吧!而消費者真正會願意花錢上網閱讀應該是屬於即時性的新聞,且長度較為短、小,寫作方式較為口語的新聞,而這些可能並非是報業記者的專長所在;而且以目前報業長久的作業習性以及編制,如何可以使得其記者都能完全的適應電腦操作、改變以往的作業習慣、隨時發出即時新聞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這些傳統報業跨業經營新聞網站之後,也帶給原有內部集團相當大的改變與衝擊,比如目前其為因應網路新聞所做的組織編制、作業、甚至是企業發展調整,其中時時可見到整個龐大組織在重新調整定位所有的兩難困境,比如:中時在將其旗下的三家報紙內容依照不同類別放上網路後,計畫展開所謂的「三合一」,也就是將其原有三份報紙跑同路線的記者加以裁撤,只由一位記者來負責,藉此節省人力,這樣的作法明顯是以網路網站為出發的思考點,因此不免和其原有報業的經營有所衝突,因為如此一來,就可能產生三份報紙同樣採用一位記者的稿件,而使得其原有的報紙風格、立場變的較為不明顯而模糊的情形發生。此外,整個報業該以平面報紙或者網路事業為重,兩者資源該如何有效整合等問題,也都正考驗衝擊著傳統報業集團原有的經營模式!傳統報業集團跨入經營網路事業,所代表的其實不僅是原有事業的延伸與擴充,而是整個企業體定位與服務範圍的再定義和重新出發!!

因此當我們在問這兩者誰將獲勝時,真正應該思考的其實是「網路原生報」的概念所強調的究竟是什麼?是非沿用其他媒體新聞、由網路記者所寫就的新聞?還是符合網路特性、網友需求的新聞呢?而傳統報業集團的資源相對於「網路原生報」來說,又將帶給其新聞網站怎樣的優勢與劣勢?有了這番初步的探究後,我們或許才能對目前這場新聞網站的競爭有更清楚的瞭解!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