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頻浪潮中的網路影音服務獲利思維

記者/郭昭琪

1999年WTO所協定的電信自由化,由於成效卓著,大幅擴大了此領域的服務範圍。該項協定包含了所有資訊的提供與語音服務,如固定線路、衛星、以及行動通訊系統;在快速變化的電信領域中,這股強大的開放動力已經大大地遠離類比格式,而朝向數位科技發展。

低成本傳輸與大容量的發展趨勢,的確改變了電信部門以及其服務的性質;舉例來說,不論何時,消費者可以在家中透過寬頻網路下載新聞節目、演唱會、軟體遊戲或是歌曲來觀賞。四家電信公司、ISP業者與Cable
ISP業者在2001年主推ADSL和Cable Modem,在2002年可見的是新的寬頻上網解決方案,特色在於建置成本更低、技術門檻更低,以及傳輸速率更高,還有以服務特殊族群為目的的上網產品問世。

各家業者之所以在既有架構中推出更高速率的產品,用意之一是吸引對於傳輸資料安全度要求較低的中小企業,另一個目的則在於為網路影音傳輸和家庭連網娛樂的市場預作暖身。而在今年度值得密切觀察的還有兩大遊戲主機業者將正式引進具有連網功能的新產品進入台灣市場,這兩項產品就是Sony的PS2及微軟的Xbox,兩大遊戲主機的連網功能將會吸引遊戲族群以及線上遊戲的玩家使用新方式上網。

另一方面,在寬頻的浪潮中,目前國內的網路公司已漸漸思考自己的獲利模式,利用線上小額付費的機制,以解決網路付款的問題,並與網路公司所掌握的核心技術結合,如愛爾達科技即在去年與中華電信台視合作開發Hi
Channel網路多媒體影音技術,將吳念真導演所拍攝的「逆女」連續劇,放在網路上讓網友上網付費收看,短短一個月,上網點閱次數就突破四萬六千次。就連去年七月中才下檔的「飛龍在天」連續劇,也提供讓網友上網付費收看,收視率並高居網路連續劇收視排行榜的前三名。

根據統計,到去年三月為止,平均有202萬次多媒體影音節目被點選,如果能夠建立適當的收費機制,針對這些網路族收取小額的收視費用,可以累積成一筆為數不小的營收。以電視媒體紛與愛爾達科技合作的例子而言,由於目前電視台節目資料建檔皆已數位化,由於目前電視台節目資料建檔都已經數位化,若要提供觀眾上網看節目的服務,不需要再花費鉅資投資,加上中華電信小額付費的方式,是直接在Hinet帳單上向網友收取一次10元的費用,再由中華電信拆帳三分之一給電視台,因此電視台對於網路播送節目都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

在網路泡沫化的衝擊之下,對於網路公司而言,並不是只能燒錢而不能賺錢,只要懂得方法,掌握時機,就不用擔心泡沫化,而能夠在寬頻世代中屹立不搖。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