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革命了什麼》

記者/
楊惠鈞
 

「生活在資訊時代的感覺,有時候就好像坐井底之蛙駕駛的汽車。駕駛人不幸罹患視野狹窄症,只知道目不斜視地往前看,無視於周遭的狀況。就駕駛人而言,全心全意向前衝是想快一點到達目的地。可是坐在後面的乘客,看到的比他多,一路上不免要膽戰心驚了。……」 

作者以這個例子說明過去數年有些以新科技為名拼命把大家推向未來的人,以為資訊是所有問題的解決之道,而這樣的思考把諸如歷史、背景、常識、外在環境及社會資源等拋諸腦後,殊不知這些社會周遭事物,有助於澄清人類進步的目的,也唯有釐清、借助這些社會周遭事物,才能理解備受重視的資訊究竟有什麼涵意。 

第一章一開始,作者拋出了「資訊是否萬能?」這個問題,無可否認地,資訊於現代社會中對各個生活層面都非常重要,但企圖把每件事務、每樣東西都擠進資訊的框框中,將可能產生削足試履的效應,而造成人性的重大扭曲。「把人當作資訊處理者看待,或是把複雜的人性課題如信任,重新用『純粹的資訊』去定義」,效用如何是值得懷疑的。

作者接著談到,過度依賴資訊會形成六D觀點(6-D vision),六D的D代表「去」或「不」的意思,而所謂的六D則是去大量化(demassification)、去集中化(decentralization)、去國家化(denationalization)、去專門化(despecialization)、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去集體化(disaggregation)。作者以為,六D觀點提供了很有力的觀察角度,然而六D現象是否真正應驗還是值得商榷和討論。

以去大量化(demassification)為例,根據作者的觀察,許多「第三波」產業尤其是資訊業的公司規模未如預言所稱將日漸縮小,相反地,在企業不斷併購、整合的風潮中,公司規模反而越見擴大。

討論資訊的極限後,作者接者分述代理軟體的挑戰(第二章);工作與學習社會特徵,以及管理理論的極限(第三、四、五章);知識經濟時代的組織改革(第六章);背景環境對解讀資訊關係重大(第七章);資訊對大學教育的挑戰(第八章),各章針對不同的觀點,來討論資訊時代的背景。

本書跳脫了資訊至上者一相情願的窠臼,著眼在討論社會、實務和體制面,因為作者深信資訊和科技無法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而社會與社會資源卻能解決許多資訊和科技的問題。資訊和科技應當來自於人性,即是本書的中心思想。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