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電子商務整合型計畫』成果專題報導(一)

記者/曾孟蘭

為了探討網路泡沫化使電子商務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並對影響產業採用電子商務的因素與現況作深入的瞭解,因此在國科會電子商務整合型計畫中,便由中山大學資管所梁定澎教授負責研究『影響傳統產業採用電子商務之因素』。該研究分別從國外網路公司運用電子商務對公司獲利能力的貢獻,探討最佳的運用方式,以及從國內企業運用電子商務的現況與影響因素進行分析與研究。

該研究之目的係探討企業要如何運用電子商務才能充分發揮其功效。針對國外上巿櫃公司建立網站或採用電子商務的經營模式與績效的研究發現,完全依賴網站經營的企業(如Amazon.com)的經營績效為負,但若加上實體通路的配合,則可以產生正的經營績效。本研究即從國外80家資訊內容提供業、廣告業、證券交易業、銀行業、零售業、以及套裝軟體業公司,分成資訊提供型、混合交易型、以及純網站交易型三種不同經營模式作分析,結果發現各因素對EPS的貢獻分別為(見表一)

 

因  素

EPS貢獻

產品資訊內涵

-0.508

價值鏈資訊內涵

0.872

無實體商店

-0.292

有網路交易

0.152

研究中發現,不同產業採行網路商店對經營績效之貢獻不同,產業採用不同經營模式也會造成經營績效有所差異,其中尤以混合交易型績效最好。而產銷價值鏈中需要資訊協助愈高的的產業,採用網路商店愈能提高其經營績效。產品資訊內涵的高低影響並不顯著,但是和經營型態間的交互作用顯著。產品資訊內涵低的產業,混合交易型的績效比純網站方式經營的績效要好很多。因此,該研究建議企業在考慮採用電子商務時,應先考慮本身產品與產銷價值鏈中的資訊需求特性,若能應用網路技術對企業產銷價值活動作改進,則可提高獲利。數位化產品(如電子書)若完全靠上網交易,則獲利不易。

在國內企業採用電子商務的研究方面,旨在瞭解國內企業採用電子商務的情形及影響採用電子商務的因素。結果發現有50%以上的廠商已經至少部份採用電子商務,其中以金融、服務及高科技製造業採用較多,傳統製造業電子化仍有待加強。

在企業感受到推動電子商務的整體環境因素方面,大多數企業認為經濟環境及資訊科技變動對國內公司及產業的影響頗高,但是國內電子商務相關法令不夠完善,而且同業間電子化程度均仍有待加強,供應商及顧客的要求程度目前不高,政府政策性輔導的政策也尚有待加強。另外,在推動電子商務的各項企業內因素方面,大多數企業認為準備程度最好的是公司的網路設備的完備程度及標準化,最有待加強的是員工對電子商務的瞭解,及對使用資訊科技有所抗拒。

該研究最後歸納出影響電子商務採用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幾點:(1) 產品的資訊強度;(2) 產業內顧客或供應商之要求;(3) 同業應用的程度;(4) 公司內部態度;(5) 業務彈性的要求;(6) 公司資訊能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