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數位化之後 你被窺視了嗎

記者/陳緯倫

這週我的有線電視加裝了數位機上盒,原因無他,因為不裝機上盒,我將無法再收視有線電視。有線電視從類比到數位化,相關論述早已超過十年,但對收視眾的影響,一般人所知甚少。

數位化之後,大概可以把家裡的電視當成一個能上網的電腦。除了畫值變好之外,一般而言,收視數位化也將影響收視與購物行為。就收視來說,傳統上透過電腦或行動裝置來上網,現在這一台機上盒也是一台超大型的電腦了,該怎麼看Youtube,方式越來越多。

就購物來說,我在想置入性行銷會變得更方便更直接。以前看到女主角拎著名牌包,看完之後上網跟人討論;未來只要看片時突然注意到名牌包,拿起遙控器按一下,名牌包的相關資訊就被丟進這台大電腦的「購物車」了。等片子看完,再到「購物車」好好地看清楚產品規格,然後點選「購買」,資料很快就送到有線電視業者與店家手上了。幾天後你收到那個女主角的名牌包,跟朋友炫耀一番;一個月後你的有線電視帳單,除了固定收視費,還列了一項名牌包。

對的,也許連信用卡與送貨地址都不用填了,夠方便吧!因為這是置入性行銷,你有注意到就有注意到,沒注意到就沒注意到,沒注意到之後就等上論壇後看別人討論。所以,看電視就上鉤的人,第一時間已經被有線電視這個通路給賺走了。不過廣電三法修法後,兒童節目不得置入,看來做節目的還要想辦法撈滿好賺的幼幼財。

當然影響的不只是購物,你的收視行為可以透過雙向機制回傳給業者,對業者來說,他就很清楚知道收視習慣,或許他可以在電視平台中,以後就介紹一些你可能喜歡的片子。而收視率,業者除了自用,當然可以在不違反個資法的情況下,再賣給電視台。

討論「觀看」與「被觀看」等議題,那是社會學的範疇,但收視數位化是時勢所趨,窺視已無法阻擋。固然技術須不斷提升,面對影片容易盜版,收視平台也被電腦與行動平台瓜分,電視台要靠廣告賺錢已不太容易,因此數位化或許能改變營利模式,也替電視開一條新的生存之路。

所以,你如果不喜歡被窺視,建議連網路都不要用了。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