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了才知道 消費者和廠商之間的各取所需

記者/陳文駿

日常生活中,身為一個消費者,面對不熟悉的商品,除了依照廣告訊息得知之外,再者就是透過口碑、評價的方式,以取得自身對商品的信任。然而,卻沒有一種訊息,會比消費者親身體驗來的準確,畢竟,當某些人覺得合用的時候,自己不適合,那就是不適合。


所以,常常在購買商品時,開放式的陳列架,讓消費者可以自由的當下體驗,無論是美妝產品的質地,或者是科技產品的性能等,都能藉由當下的操作和使用略知一二,這是一般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行銷模式。


而網際網路的興起,電子商務的盛行,越來越多人透過網路選購商品,也有越來越多商品透過網路的平台銷售。有別於實體商品的可試用性,網路上所販賣的商品,雖然比起需要店面成本的商品來說,價格來的相對便宜,但對於其陌生的商品來說,要消費者願意掏錢購買,仍是需要相當的努力。縱使根據消保法的規定,有七天的鑑賞期,但是,後續退換貨仍是顯得麻煩。


因此,提供試用品或試用機會仍是讓消費者貼近商品的一種方式。而對於一些提供試用品的網站來說,大多是透過郵寄快遞的方式,或者是於一個定點,由消費者自行前來領取。能夠有產品的試用機會,對於消費者來說,無非是一個利多。而網站廠商們,自然也就將這些提供試用的成本認列。


iTRY 試用情報王為例,該網站秉持「購買前,先試用」的精神,創造出第一個全球以試用服務為主的網站,而提供的商品琳瑯滿目,包括美妝保養、生活用品、雜誌書籍,甚至是電影試片等。透過網站的協助,幫助廠商精準的將試用產品發送,並且提供一個試用心得的發表平台,讓該網站的會員可以於平台上,發表使用心得,以建立產品口碑。


其他像是iswii美妝新聞台FashionGuide華人第一時尚美容網站,也會時常透過美妝產品試用分放的方式,分送給該網站的會員。而該網站的會員在使用過後,即會透過妝容分享或者是產品使用心得的撰寫等,於該網站發表心得,以建立產品口碑以及增加網站流量。


除了一般透過Web2.0的概念所建立出的試用社群概念之外,也有業者會在透過試用的發放之後,要求消費者在試用完成填答相關電子問卷,而其量化資料的蒐集,將有助於產商了解產品的優、劣勢。


對於能夠體驗產品,又不需要看專櫃人員的臉色,對於消費者來說,網路提供的試用機會的確是相當吸引人;而對於電子商務產商而言,透過試用機會的提供,於網路上創造出搶購的熱潮,除了有助於消費者貼近產品,也可以透過消費者試用心得的分享,建立商品口碑,抑或者透過量化的資料蒐集,做為產商日後檢討的依據。試用對於消費者以及產商而言,無非是各取所需的一種方式。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