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光環不再? 購物節期待新消費誘因

記者/許芷浩

2022年的雙11到今天為止剛好屆滿一周,但曾號稱電商最大盛事的雙11,今年的相關行銷造勢卻似乎不若以往熱絡,不僅各大電商平台行銷活動似乎相對低調、少了藝人表演跨夜直播,原本串聯線下線上的信義圈商圈布置也不見蹤影。在這看似冷清的氣氛下,大家真的不再熱衷於雙11了嗎?

儘管沒有前幾年熱鬧的行銷活動,但在雙11到來之後,消費者其實仍在默默地將購物車清空,各大電商仍端出了業績成長的觀察數據。蝦皮台灣在15日公布的新聞稿中指出,在雙11的第1分鐘即售出超過400萬個商品,第1個小時買氣較平日成長55倍,也有超過2億的人次觀看蝦皮直播;momo則表示雙11活動當天第1小時業績創下年成長 45%、日均業績 42 倍的紀錄;PChome則指出雙11前一日、11/10 全站單日活動業績相較去年同期成長 25%。雖然各大電商端出成長數據,但整體成長多少,或許還須等待各大電商平台公布財報才可確知。

而以往雙11購物節都舉辦各種造勢活動的中國各大電商平台,今年在中國政府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以及封控導致經濟下行的雙重打擊之下買氣涼涼,中國兩大電商平台阿里巴巴天貓以及京東都沒有如以往公布實際的銷售數據。阿里巴巴天貓表示今年的商品交易額與去年持平,不過活動期間仍吸引了3億消費者收看直播,另外也銷售交付了超過1.2億個包裹;而京東表示今年創造了新的紀錄,零售購物用戶數再創佳績,但卻沒有公布實際的銷售數據。

台灣與中國今年雙11不約而同皆有趨於冷淡的跡象,其原因有分析指出,由於近年電商平台各種促銷活動越來越多,雙11、雙12、618,再加上本來就有的如農曆年、母親節等傳統節慶活動檔期,店家時不時就有折扣、免運或購物金優惠,消費者對各種促銷活動逐漸疲乏,若沒有超強折扣、新品或是創新的刺激,很難引起消費者的青睞。中國則是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動態清零政策導致景氣低迷,在各大產業裁員無數的大環境下,消費者實際購買力下降當然也直接影響雙11的買氣與氛圍。

在近幾年疫情的影響之下,如以筆者個人經驗而言,雖購物節的活動和促銷仍有吸引力,但是搭配小活動促銷的購物早已成為日常,折扣、促銷、免運等活動不再特別,且也會有預期活動標示原價是否會較高之心態。雙11的光環看似不再,電商業者要如何找到新的誘因吸引消費者,將會是他們接下來要思索的議題。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