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民族主義來臨,新加坡如何在美中強權維持供應鏈平衡

記者/Howie Su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

2023年科技業下半場:科技民族主義

科技民族主義(techno-nationalism)已經成為科技業者頭痛的關鍵議題,所謂的科技民族主義為「將科技創新發展與國家安全、經濟、政治連結」,是一種站在國家賽局立場,來決定何種技術具備關鍵戰略價值、不落入他人之手的思維。從當前國際關係來看,科技民族主義牽涉到幾個面向:半導體/關鍵零組件、重要醫療器材、資料隱私/所有權,而三項都會影響整個供應鏈變化,即便大如蘋果、特斯拉等企業也必須小心因應,供應鏈中包含太多「敵對勢力廠商」一不小心就會觸犯國安警報,或是像中國政府直接與騰訊/阿里巴巴合資公司,直接以少數股權控制整個企業,去全球化已經不是新聞,去全球化下企業自主權被沒收才是。

美中貿易衝突是科技民族主義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RaboResearch

科技民族主義最大的特色為零和、甚至負和遊戲,一方的勝利站在其他方的失勢上,從供應鏈的硬體端著手無疑是個爭奪科技主權的方式,透過半導體設備與晶片的限制,將大幅減緩對手在人工智慧、電動車、太空衛星產業的發展,降低競爭者研發能力同時尚可扶植自己國家產業,在這種軟硬體整合的時代下,供應鏈應可視為數位經濟發展的「長臂」,更能夠過物流、金流、資訊流來整合國家經濟發展,但也可能成為各國數位管治下的頭號目標。這種非常規又難以捉摸的作法,讓許多處於中立的國家相當難為,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中美歐爭霸下,採取中立將越來越困難。

 

供應鏈首當其衝,大戰才正要開始

供應鏈是最直接的衝突點,除美國的各種封鎖措施,歐盟也開始力推行能源自給自足,與理念相近的夥伴共享價值與標準成為主流,例如2022年7月與17國簽署「全球供應鏈合作聯合聲明」(Joint Statement on Cooperation on Global Supply Chains)。其他國家如英國制定「防禦計畫」(Project Defend)、德國修改「對外貿易與支付法」、南韓提供企業補貼及稅收優惠,並分擔部分工廠遷移成本、日本推出「供應鏈對策國內投資促進事業」計畫,都顯示出供應鏈處於戰場中心。以貿易為導向的新加坡在這樣的衝擊下,看似會成為國外在東南亞的投資熱點,但鄰國的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甚至印度都開始吸引撤離中國的電子製造業,分散原先的國外投資。要維持原先平衡,該國的競爭力在哪?

新加坡為亞洲數據電纜集中地之一(資料來源:TeleGeography)

一、敦親睦鄰,建立雄厚社會資本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2022年第4季經商環境排名(Business Environment Ranking)」調查指出,新加坡在受評比的82個國家及地區居冠,最大因素為穩定的政治環境與有計劃的國家技術發展藍圖,新加坡政府的計畫式經濟以吸引外資為前提,其建立低稅負、而非技術移轉的環境降低不少企業壓力,雖然美國越來越要求新加坡選邊站,但由於多元民族文化的包容性、身處金融與貿易樞紐,其地要衝位置在維持各方平衡上尚有影響力;此外,若用整個東協經濟體來看,新加坡具備高質量人才與尖端技術研發中心,其經濟發展方式與對外投資與周遭國家建立緊密關係,甚至提供政策規劃供他國參考,這種新加坡模式已經影響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的國家產業政策發展,大幅提升小國的重要性。

二、建立開放供應鏈,平衡美中角力衝擊

這裡的供應鏈有兩類,製造業供應鏈與數據供應鏈。其中數據供應鏈較少被提及,事實上,用於傳輸數據的海底電纜在新加坡的密度相當高,Google、Meta、Amazon在當地建立大量資料中心,並將海底電纜從星國連到美國,無形中讓新加坡成為數據匯聚地;同時,中國的華為也積極在當建立據點,例如設立各種資通訊實驗室(如DIGIX Lab創新工作室),不過新加坡在去年排除使用華為設備後,其在東南亞建立數據供應鏈的野心受挫,未來東協的數據供應鏈可能由逐漸美國企業主導,新加坡依舊採取開放式供應鏈模式,但顯然在設備使用上開始有取捨。這種「部分阻擋、部分開放」的模式能有效取得國際衝突的平衡點。未來不排除各國在星國投資的態勢將越來越激烈,在科技民族主義加劇的狀況下,新加坡雖然充滿各種高科技技術,但又能借力使力,時而傾斜、時而平衡應美中衝突。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