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APMEN)
美國製造業者正將產線搬回國內
對美國製造業者而言,2022 年是強勁的一年,即便疫情與地緣政治帶來了動盪,但美國製造業正在提升復甦力道。不過,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持續不穩定正在降低營運效率和利潤率,海運面臨的挑戰可能會持續到 2023 年,包括卡車司機短缺和美國貨櫃港口壅塞。隨著需求超過供給,更高的成本更有可能轉嫁給消費者。不過,分析師仍然看好美國製造業在不確定性中維持成長的能力。特別是在這種不確定極高的年代,如何維持業務敏捷性與提升供應鏈韌性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包含蘋果、特斯拉、福斯汽車的業者在內,許多經營管理階層正推動數位技術投資與創新,以降低未來大環境帶來的風險,同時提高供應鏈的可視性與反應能力。目前狀況是,一部分的國際企業正將生產基地移回母國,而另一些企業則參與政府鼓勵在地生產/供應區域市場的相關補助。
在地製造業是美國自給自足的根本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的一份報告指出,鼓勵製造業回流美國一直是許多企業與政府的首要任務,特別是避免自疫情以來的各種供應鏈挑戰;同時,企業如何貼近客戶與市場、建立在地營運的生態系,以及對國內經濟的正面影響(如提升就業人口)都是拜登政府希望製造業將生產遷回美國的原因。根據Reshoring Initiative 的一份報告,2022 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製造業回流美國與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正在持續成長。目前公佈的 2022 年就業預測約為 350,000個工作崗位,高於 2021 年的 260,000個工作崗位。填補供應鏈缺口和對產品自給自足的需求成為推動製造業回流的主要因素。而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局面暴露了供應鏈的脆弱性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必要性,例如台灣與中國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以及美中科技脫鉤後影響都是製造業需要思考對策的議題。報告指出,繼供應鏈持續回流將減少赤字、增加就業機會,並使美國更安全、更能自給自足、更有抵抗環境變動的彈性。
製造業回流有效提高美國就業狀況(資料來源:Design News)
人工智慧正在提高企業重新部署供應鏈的速度
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應用再供應鏈部分,調查指出,直至2025年,人工智慧與演算法將會被應用於超過80%的供應鏈應用程式,透過許多不同數據源獲取和分析數據,人工智慧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可以提供深入的營運流程洞察力,例如協助計算、規劃庫存量,更能透過過去的經驗學習並做出購買決策。預測分析和數據分析可以協助預測潛在風險和需求變化,使企業能及早擬定策略。國際業者施耐德(Schneider)正是人工智慧在供應鏈的實踐者,公司希望降低全球240個製造工廠和110個配送中心現有供應鏈流程的成本,有鑑於此,公司與供應鏈軟體業者Llamasoft合作,建立供應鏈預測模型,為原材料供應鏈自動創建最佳路線選擇,同時清理企業供應鏈數據,如運輸費率和政策、產品運輸路線數據,其使用的軟體能在2-4小時分析200,000個運輸據點,以及130,000個流量據點。
隨著地緣政治局勢可能降低、升息步伐趨緩,未來消費力應會慢慢復甦。企業本身降低產品品質的做法長期而言依舊會將自己推出市場之外,調整成本結構(cost structure)對於製造業而言至關重要,但供應鏈的優化方式不必然只能將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這僅是短期做法。長期而言,企業反而需要提升數位供應鏈程度,加上供應鏈已是各國政府開始重視供應鏈資訊透明度與國家安全議題,未來供應鏈的可視化、是否能夠及時決策已達到韌性供應鏈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高,而人工智慧發揮之處也將逐漸提升,無論是大型或是中小型製造業者,透過科技來調整成本結構,或許是企業在未來佈局的重要策略之一。而這也是在地製造的核心精神:美國政府期望企業透過數位科技與產能調整來重新設計供應鏈與企業價值鏈,從原物料、半成品、產品、出貨到物流業者盡可能提升與協作夥伴的默契,供應北美在地市場,最好還能吸引外資前來美國設廠,強化北美貿易地區的製造能力。